张连城教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主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导师
2011年张连城教授连续荣获两个市级奖项:
“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
北京市“三育人”先进个人
张连城教授的先进事迹:
张连城教授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研究生部主任职务,并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校学位委员会委员。
一、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为经济学教授和院长,张连城同志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共中央的有关文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入的理解。同时,他坚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在坚持按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跟踪学术前沿,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实际工作,推动了学院和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发展。
二、党员意识强,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师生取得了一流业绩
张连城教授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党龄不是很长的党员教师、高校管理工作者,他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已经34年,从事高校管理工作也已经13余年。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严谨治学,兢兢业业。积极发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以及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成效显著,贡献突出。
1、教书育人,硕果累累。作为一名教授,张连城教授以严谨教学著称,在教书育人方面身先垂范,为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先后讲授了10余门课程,数千课时,指导了48名硕士研究生和15名博士研究生,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好评。由于在教学方面的贡献,他先后获得过10项学校和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并被评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十佳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4年和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市教学名师。
2、科研成果突出。张连城教授近20年在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作为课题负责人或分课题负责人,主持和参与过14项国家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部级课题。在权威刊物和核心刊物发表了70多篇论文,出版了9部学术专著和教材,并有7项教学和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由于科研上的成就,张连城两次荣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标兵榜。
3、培养中青年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经济学院院长,张连城教授深知师资力量的重要性。1998年担任经济系(经济学院前身)副主任以来,除负责其他工作外,一直主动负责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并通过各种制度和措施,鼓励和资助中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攻读学位。自那以来,本院教师中已有近20人获得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在培养本院教师的同时,还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目前,经济学院的教师队伍已经从1998年的30名发展到现在的近60名,他们大都有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18名教师晋升了教授职称。
2002年担任院长以来,为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张连城教授领导着一支由25名中青年教师组成的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经过8年的努力,带出了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该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该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4、注重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时一个学校发展的基础。2003年担任院长以来,张连城同志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注重学科建设。1998年他担任副主任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只有1个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在他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目前,经济学院已经是一个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院。这在国内其他大学的经济学院中也是少有的。2010年,作为研究生部主任,在他和学校的认真组织和积极努力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原有1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基础上,又获批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专业学位首饰授权点,使硕士研究生专业从原来的29个增加到了67个。
获批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只是学科建设的部分内容,只有把学科建设好,学院才能发展。1998年以来,张连城教书一直负责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硕士点和国民经济学博士点学科的建设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学科相对优势。2008年,国民经济学获批北京市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获批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政治经济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西方经济学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学院和学校的学科建设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加强制度建设。作为经济学院院长和研究生部主任,张连城教授历来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在经济学院建立了课程负责人制度、创新成果与优秀人才激励制度、重大事项集体讨论的制度、教学和科研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2009年兼任研究生部主任后,又建立了十余项有关研究生培养和研究生管理方面的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不仅加强了管理的规范性,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各项事务,而且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也保证了学院和研究生部领导班子的清正廉洁。无论是在经济学院还是在研究生部的工作岗位上,作为一名党员,张连城同志都得到了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6、创建一流经济学院。经过张连城同志、学院领导班子以及全体教师十几年的努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目前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学院。目前,经济学院现有六个国家级项目,十余个北京市项目,并与国外16所大学开展了广泛的学生交流和教师交流,在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已经走在了国内大学的前列,2007年,国家教育部批准了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在内的三所大学作为第一批国家级经济学特色建设专业,并同时获批北京市经济学特色建设专业,2009年,教育部又把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试验区放到了经济学院,并同时获批北京市级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和北京高校中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项目。上述项目的负责人都是张连城同志。首都经济贸易经济学院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张连城同志发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带领全院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为教学改革、学科和专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真情为群众排忧解困,获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作为经济学院院长和研究生部主任,张连城同志时刻想着教职工的利益,他提出学院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办学以学生为本,治院以教师为本。他提出教职工,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职业生业规划应该与学院的发展结合起来,并建立了教师进修学习的制度,亲自担任年轻教师的指导教师,关心教职工的职业发展;在生活方面,要求工会每月开展一次文体活动,为教师提供健身的机会,同时每年组织教师进行体检;作为院长,他还非常关注离退休教师,每年都专程走访老教师,专门组织离退休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定期组织他们体检。
张连城同志还非常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创新意识,2002年担任院长以来,他倡议用学院创收基金为经济学院本科生设立了创新成果和优秀人才奖学金,每年都要为数十名在各个领域取得优秀成果的学生颁发奖金和院长奖章。近几年来,经济学院的本科生获得了近----项包括全国和美国经济学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并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
2009年兼任学校研究生部主任工作后,他又多方筹措资金,为全校研究生设立了学业奖学金和其他各类专项奖学金;同时,根据学校部分研究生家庭生活贫困的现状,设立了贫困学生助学金,每年都有300多名研究生因此而受益。同时,他还两次为身患绝症的研究生组织了捐款。在解决了研究生后顾之忧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热情,并深受学生的爱戴。
张连城教授还发挥专家学者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2007年以来,他倡导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共同成立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并担任执行委员会秘书长,每年组织近百名国内外研究宏观经济的著名专家学者,讨论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的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到2011年将举办第五届,推动了国内外学术交流。该论坛目前已经成为我校的品牌论坛,吸引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实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他还多次到社会大讲堂,义务为社会各界群众,普及经济学知识,宣讲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收到良好评价。
四、张连城教授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是学校师生学习的榜样。
1998年张连城同志未担任行政职务之前,他在校外有多项兼职。担任行政职务后,他坚决辞去了校外尽管收入很高但与学术无关的一切职务,一心扑在工作上。身兼经济学院院长和学校研究生部主任,张连城同志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同时,通过各种制度建设,不仅保证了自己,也保证了领导班子成员都能够正确行使权利,不以权谋私,并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从事各项工作,使工作不断出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