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 历史沿革
学院概况
历史沿革

第一节 沿革

一、经济学院的历史沿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始建于1974年的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理论班。1977年组建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经济系,1981年更名为经济系。1995年因北京经济学院与北京财贸学院合并组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改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2004年学校院系机构调整,经济系整合学校部分专业和师资力量组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一)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理论班

1974年,北京经济学院成立政治理论班,设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两个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

(二)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系的建立与发展

1977年3月12日,北京经济学院领导小组决定,在政治理论班的基础上建立政治经济系,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政治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1979年10月,北京经济学院领导小组决定经济史教学工作由政治经济系负责。

1981年,政治经济系更名为经济系,并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设立了经济法专业(本科),并与城市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时开始招生。同年,政治经济学专业更名为经济学专业。

1986年,按照北京市政府的建议,城市经济管理专业调出经济系,单独成立城市管理系,调整后的经济系设经济学和经济法两个本科专业,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硕士研究生专业。

1987年,经济系在留学生汉语班中开设经济类课程。

1988年,经济法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9年,于1987年更名为城市经济管理系的城市管理系撤销,城市经济管理专业重新划归经济系。

1990年,经济系获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3年,经济法专业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经济系开始招收本科留学生。

1994年,经济系设立国际经济专业,撤销城市经济管理专业。

(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的发展

199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经济系。

1997年,经济法专业划归法学系。

1998年,因教育部学科调整,国际经济专业调整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999年,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停止招生,同年,政治经济学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0年,经济系获批国际贸易学和西方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2年,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的发展

2004年,原商务管理系贸易经济专业、原信息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和原理论教学部讲授西方经济学课程的部分教师调入经济系,组建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学院下设经济学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3个本科专业,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和数量经济学5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和数量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专业;经济学专业获评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西方经济学”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现代商业经济学》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5年,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学(实验班)并于同年开始招生;与法国合作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双学位项目启动;《经济预测、决策与对策》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6年,经济学院获批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国防经济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同时增加国民经济学和国防经济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开始招收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经济学院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班);《经济博弈论基础》《国际贸易——理论 政策 实务》《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7年,经济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经济学院开始招收攻读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的留学生(英文项目);国民经济学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增设国民经济学系;经济学专业获批为首批教育部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国际贸易”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2008年,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产业经济学获批北京市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政治经济学”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由于在“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经济学院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报关实务》《品牌创建与管理》《计量经济学简明教程》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9年,经济学院获批教育部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国际经济学”课程获评教育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2010年,西方经济学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同年获批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国际商务”课程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2011年,经济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经济学院设立贸易经济专业高水平运动员班并开始招生;学院开始招收攻读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英文项目)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经济学院成为北京地区高校经贸类专业群建设牵头单位;《经济学教程》《期货市场——理论与实务》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2012年,世界经济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2位;经济学专业获评教育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2013年,经济学院在贸易经济专业设立贸易经济(卓越班),同年,经济思想史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政治经济学”获评教育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国际商务”课程获评教育部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文授课品牌课程;由于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经济学院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预测与决策概论》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2014年,经济学院调整系部设置,拆分原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设立经济学系、国民经济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和贸易经济系;《经济博弈论基础》入选“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针对本科生实习开展小学期制,学生集中前往实习基地参与10周实习;开办研究生“读经典·厚基础暨导师与研究生联合科研成果”研讨会。

2015年,经济学院举办中法合作十周年纪念会;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的“外培计划”项目启动。

2016年,经济学院成立学院发展与学科建设战略指导委员会;召开首届国际学生学术论坛Understanding the World;在北京现代建立了第一个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经济学院设立商务经济学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校友周梦楠在学院设立首个院级奖助学金“佳文助学金”。

2017年,经济学院举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经济学院启动与意大利罗马二大合作的研究生双学位项目。

2018年,经济学院联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共同成立了“中欧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院增加办公用房面积200余平方米,对三个教学系的办公环境进行了改造;贸易经济(卓越班)停招。

2019年,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专业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商务经济学本科专业停招;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数量经济学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2020年,贸易经济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际贸易》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

2021年,经济学院调整系部设置,成立数量经济系;经济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成立校级科研机构北京自贸区研究院;“国际经济学”课程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微观经济学”课程获批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获批北京高校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拔尖 国际 应用’三维并举融合发展的经贸人才培养模式16年探索与实践”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2年,“产业经济学”课程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2023年,“微观经济学”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2024年,经济学院成功获批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学科建设的重大历史突破;获批数字经济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立数字经济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贸易经济专业高水平运动员班停招;经济学院调整系部设置,拆分原国民经济学系,将原国民经济学系中的世界经济学科教师并入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原国民经济学系中的国民经济学学科教师,以及经济学系和贸易经济系中部分从事数字经济相关研究的教师,组建成数字经济系。


二、经济学院历任党政领导任职名录



学校

院系

行政

党总支(党支部)

院长(主任)

副院长(副主任)

书记

副书记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时间

北京经济学院

政治理论班

1974.08-1977

郑道翔

1974.08-1978.04

1974.08-1977

王玉芹

1975.02-1978.04

政治经济系、经济系

吕英寰

1978.04-1978.09

宋丽兰

1978.04-1978.10

于宝民

1979.06-1979.08()

祝文新

1979.06-1984

周志强

1979.06-1983.12

张孟邦

1978.10-1981.09

于宝民

1979.08-1983.01

邓加荣

1980.09-1983.01

李培颖

1980.03-1984.01

杨时旺

1983.01-1984.11

杨伯琪

1981.10-1984.11

宋丽兰

1981.09-1984

张跃庆

1983.01-1984.11

张跃庆

1984.11-1986.11

1984.11-1986.11

宋丽兰

1984-1987.04

1984.11-1985.12

1986.03-1987.04()

1986.03-1987.04

瞿宁武

1986.11-1989.12

朱伟奇

1986.11-1989.12

1987.04-1989-07

艾春岐

1987.04-1992.04

杨炳芝

1986.11-1989.12

刘克勤

1989.04-1992.01

朱伟奇

1989.12-1993.07

迟建华

1989.04-1990.01()

赵云成

1989.07-1991.03

迟建华

1989.04-1990.01

1989.12-1993.07

1991.03-1992-08

戴凤岐

1989.12-1995.03

1992.08-1994.0

朱玉华

1992.01-1995.03

朱玉华

1992.01-1995.03()

1993.07-1995.03

高福来

1993.07-1995.03

潘连科

1994.01-1995.0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系

1995.03-1998.0

高福来

1995.03-1998.07

潘连科

1995.03-2000.09

朱玉华

1995.03-2000.09

戴凤岐

1995.03-1998.07

朱玉华

1995.03-1998.07

高福来

1998.07-2002.10

张连城

1998.07-2002.10

卢志明

1998.07-2002.03

朱玉华

2000.09-2004.10

朱玉华

1998.07-2002.10()

张连城

2002.10-2004.10

朱玉华

2002.10-2004.10

郎丽华

2002.10-2004.10

经济学院

张连城

2004-102012.03

朱玉华

2004.10-2005.09

朱玉华

2004.10-2005.09

郎丽华

2004.10-2005.09

祝合良

2004.10-2008.12

郎丽华

2005.09-2012.03

2005.09-2012.04

田新民

2004.10-2012.04

郎丽华

2005.12-2012.03

(兼常务副院长)

2005.09-2012.03

郎丽华

2012.03-2018.12

2012.03-2019.06()

2012.03-2019.06

2012.09-2019.12

2012.04-2019.01

王少国

2012.04-2014.05

赵家章

2015.05-2019.01

2019.01-2022.10

赵家章

2019.01-2022.07

2022.10-2023.12(主持工作)

解小娟

2019.06-2023.12

2019.12-2022.03

杜雯翠

2020.04-2023.12

姜蓓蓓

2022.03-2024.10

杜雯翠

2024.01-

蒋雪梅

2024.05-

赵家章

2024.01-

杜鹏程

2024.05-

王美慧

2024.10-



第二节 教学

一、本科生培养


一、本科生培养

(一)本科专业设置和发展

1974年,建立政治理论班,设政治经济学专业和哲学专业。

1977年,设立政治经济学本科专业。

1984年,设经济法专业和城市经济管理专业。同年,为适应北京市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政治经济学专业对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并更名为经济学专业。

1986年,城市经济管理专业调出经济系,单独成立城市管理系。

1989年,城市管理系撤销,城市经济管理专业划归经济系。

1994年,设国际经济专业,同年,城市经济管理专业停止招生。

1997年4月,经济法专业转入法学系。

1998年,由于教育部专业设置调整,国际经济专业调整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04年,按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院系规划调整安排,贸易经济专业并入经济系。同年,经济学专业获批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

2005年,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学(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将经济学与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致力于精品教育,注重经济学理论基础和数理知识训练,培养高级经济学复合人才。

2007年,经济学专业获批“第一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08年,经济学院设立贸易经济专业期货班。贸易经济专业期货班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期货专业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009年,贸易经济专业期货班停止招生。

2011年,经济学院在贸易经济专业中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设立贸易经济高水平运动员班,当年共招收16名学生。

2012年,经济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3年,经济学院开始在贸易经济专业设立贸易经济(卓越班)。贸易经济(卓越班)以强化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立足于现代商业发展,以黄金行业研究为主要特色,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先进经营理念和卓越管理能力的高层次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2014年,经济学院针对本科生实习开展小学期制,学生在第三学年第2学期前8周集中上课,从第9周起参与10周实习。

2015年,经济学院成为北京地区高校经贸类专业群牵头单位;在北京现代建立了第一个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新增商务经济学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

2018年,贸易经济(卓越班)停招。

2019年,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专业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商务经济学本科专业停招。

2020年,贸易经济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1年,经济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2024年,经济学院设立数字经济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贸易经济专业高水平运动员班停招。

(二)本科招生情况

1974—1975年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理论班招生情况见表2。

表2  1974—1975年政治理论班招生情况

   

专业

1974

1975

哲学

48

——

政治经济学

52

51

合计

100

51

1977—2004年经济系各专业本科生招生情况见表3至表7。

表3  1977—1984年政治经济学专业招生情况

 

年份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人数

102

55

46

40

45

38

42

40

注:1984年,经济系开始设立城市经济管理专业,1982级和1983级政治经济学专业部分学生从原专业转至城市经济管理专业。因此,表中1982—1984年政治经济学招生数包含城市经济管理专业。

表4  1985—1993年经济学专业招生情况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人数

40

31

30

32

20

24

21

19

21


表5  1984—1996年经济法专业招生情况

 

年份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人数

42

40

35

32

32

——

30

31

33

40

35

67

70

表6  1985—1993年城市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情况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人数

40

34

34

——

22

24

22

20

21

注:1986级和1987级城市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从城市管理系招生,在经济系毕业。

表7  1994—2004年经济系各专业招生情况

 

专业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经济学

30

30

36

41

43

44

43

40

78

74

77

国际经济

40

39

29

41

46

——

——

——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

——

——

81

86

79

120

120

117

合计

70

69

65

82

89

125

129

119

198

194

194

2005—2014年经济学院各专业招生情况见表8。

表8  2005—2014年经济学院各专业招生情况

 

专业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经济学

73

76

83

82

78

80

82

82

84

83

经济学(实验班)

30

36

34

34

34

30

32

28

34

36

贸易经济

76

84

85

87

75

79

85

94

96

94

国际经济与贸易

105

118

124

128

122

114

123

122

138

121

合计

284

314

326

331

309

303

322

326

352

334

注:①贸易经济专业招生人数包括贸易经济(期货贸易班)、贸易经济(高水平运动员班)和贸易经济(卓越);②经济学院于2006年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国际班,表中招生人数包括该国际班,其中仅2010年该班级作为专业独立招生。

2015—2023年经济学院各专业招生情况见表9。

表9  2015—2024年经济学院各专业招生情况

专业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经济学

85

73

71

75

92

91

87

101

102

99

经济学(实验班)

30

29

31

29

46

46

42

32

35

37

经济与贸易类

——

——

——

——

171

174

——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115

105

110

107

——

——

104

113

111

93

贸易经济

90

77

75

75

——

——

72

73

75

60

商务经济学

——

30

31

33

——

——

——

——

——

——

数字经济

——

——

——

——

——

——

——

——

——

35

合计

320

314

318

319

309

311

305

319

323

324

 

注:①2019年与2020年贸易经济专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合并为“经济与贸易类”大类招生;②贸易经济专业招生人数包括贸易经济(高水平运动员班),2024年起贸易经济(高水平运动员班)停招,数字经济专业开始招生;③商务经济学专业于2016年开始招生,2019年停招。

(三)本科专业主干课程

为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经济学院在主干课程(见表10至表12)的设置上,注重不同历史时期的同步性和超前性,除经典经济学理论外,还设置了许多顺应时代发展、反映国际特色的实用性课程和国际化课程。

表10  1978级政治经济学专业主干课程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必修课

外语、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汉语与写作、世界经济、哲学、高等数学、资本论、体育、会计原理、应用数学、近代经济史、国际共运史、统计学、概率论、经济学说史、财政与信贷、工业企业管理、计划经济专题、中国经济地理、程序设计语言、论文写作


表11  1995级经济学专业主干课程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必修课

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体育、哲学、计算机基础(一)、计算机基础(二)、资本论、概率统计、西方经济学、线性代数、国际贸易理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期货市场、现代管理方法、毕业实习、文选写作、科学社会主义、英语、中国近代经济史、大学语文、法学基础、中国革命史、会计学、军事理论、社会经济统计学、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管理学、国际经济合作可行性项目评估、论文写作

选修课

外国经济史、经济学说史、专业英语、市场营销学、财政学、消费经济学、比较经济体制学、投资学

  

表12  2024级经济学院各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

学科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统计学

财政学

金融学

外国经济思想史

欧美经济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双语)

产业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博弈论、企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英语)、世界经济、《资本论》选读、学术写作与专业前沿、经济数学方法、经济学方法论、计量经济学实验、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期货贸易、会计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双语)、经济法

经济学

(实验班)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统计学

经济数学方法

财政学

金融学

博弈论

外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双语)

国际金融学(英语)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博弈论、企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欧美经济史、世界经济、《资本论》选读、学术写作与专业前沿、投入产出分析、金融建模与量化分析、经济学方法论、计量经济学Ⅱ、计量经济学实验、经济预测、国际商务(英语)、会计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双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双语)

产业经济学

统计学

财政学

金融学

世界经济

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学(双语)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

国际商务(英语)

国际商法(双语)、国际经贸规则(双语)、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结算(双语)、中国对外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营销、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学术写作与专业前沿、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学、经贸专业英语、会计学、欧美经济史、财务管理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班)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双语)

产业经济学

统计学

财政学

金融学

国际贸易(英语)

国际商法(英语)

国际金融学(英语)

国际贸易实务(英语)

国际商务(英语)

跨境电子商务(英语)、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经贸规则(英语)、世界经济、中国商务环境(英语)、学术写作与专业前沿、欧美经济史  、国际结算(双语)、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跨文化交流(英语)、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英语)、公司战略(英语)、会计学、财务管理学(英语)、国际市场营销、

贸易经济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双语)

计量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统计学

财政学

金融学

商业经济学

中国商业史

消费经济学(双语)

商业伦理学

商业政策

零售学

品牌学

 

现代商业技术、物流学、商品学、管理学、会计学、商务交流、价格学、期货贸易、电子商务、体育产业导论、黄金产业经济、国际商务(英语)、学术写作与专业前沿、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世界经济

数字经济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统计学

财政学

金融学

国际经济学(双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

数据科学导论

数字经济概论

国际金融学(英语)、博弈论、平台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人工智能经济学、数字贸易理论与政策、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数字化与产业创新概论、学术写作与专业前沿、经济数学方法、大数据预处理、计量经济学实验、Python数据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方法与技术



二、研究生培养



(一)研究生专业设置和发展

1984年,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经济系尚无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需由外校授予硕士学位)。

1988年,经济法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经济系尚无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需由外校授予硕士学位)。

1990年,经济系获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3年,经济系获批经济法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7年,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专业撤销;同年,经济法专业转入法学系。

1998年,经济系获批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开始招收政治经济学第一批硕士研究生。

2000年,经济系获批西方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2年,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4年,按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院系规划调整安排,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数量经济学并入以经济系为基础组建的经济学院。

2006年,学校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其中,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防经济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国民经济学、国防经济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划归经济学院。同年,经济学院开始招收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继续招收数量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2007年,国民经济学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同年,经济学院获教育部授权在世界范围内招收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英文项目)。

2010年,经济学院获批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开始招收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11年,经济学院获教育部授权在世界范围内招收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英文项目)。同年,开始招收国际商务硕士。

2012年,世界经济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13年,经济思想史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14年12月,经济学院自主设置增长经济学博士授权点。

2024年9月,经济学院获批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下设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共4个二级学科。同时,增长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停招。同年,经济学院获教育部授权招收数字经济专业硕士。

(二)研究生招生情况

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见表13—表17。

表13 1984—1987年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系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学科

1984

1985

1986

1987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2

12

7

13

表14 1988—1995年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系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学科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12

——

——

4

4

4

13

7

经济法

4

——

——

——

——

——

——

5

合计

16

——

——

4

4

4

13

12

表15 1996—200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7

2

4

——

——

——

——

——

——

政治经济学

——

——

——

4

7

8

6

10

7

西方经济学

——

——

——

——

——

——

8

11

13

国际贸易学

——

——

——

——

——

——

12

20

26

经济法

10

——

——

——

——

——

——

——

——

合计

17

2

4

4

7

8

26

41

46


16 2005—202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政治经济学

12

11

6

6

8

6

5

7

7

5

4

4

5

5

5

21

23

10

6

11

西方经济学

13

14

9

11

9

7

2

10

9

9

9

8

8

9

9

经济思想史

——

——

——

——

——

——

——

——

2

1

0

1

3

3

3

世界经济

——

——

——

——

——

——

——

3

2

3

4

2

4

4

5

国民经济学

——

——

4

3

9

12

12

16

16

11

14

14

14

14

18

76

80

66

79

93

产业经济学

26

17

17

14

21

21

27

29

28

26

26

24

24

25

25

国际贸易学

21

26

26

14

22

27

45

17

17

13

15

14

14

14

14

数量经济学

15

16

13

10

16

14

10

12

12

28

8

10

9

10

10

国际商务

——

——

——

——

——

——

12

30

25

34

45

47

55

71

89

118

143

167

159

150

合计

87

84

75

58

85

87

113

124

118

130

124

124

136

155

178

215

246

243

244

254

注:2020年以后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按照一级学科招生。


表17 2005—202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国民经济学

——

4

3

1

5

5

5

4

6

6

5

5

6

8

7

7

9

9

7

8

产业经济学

——

3

2

6

5

5

6

4

4

4

4

5

4

4

6

4

2

2

4

4

国际贸易学

——

——

——

——

——

4

5

4

3

3

3

3

6

4

7

6

9

8

10

7

数量经济学

8

4

7

5

4

5

5

4

5

5

5

5

5

5

3

3

3

3

2

4

增长经济学











2

2

2

2

5

5

5

7

5

14

合计

8

11

12

12

14

19

21

16

18

18

19

20

23

23

28

25

28

29

28

37


(三)研究生主干课程

经济学院研究生主干课程关注培养学生的理论与政策实践能力,注重将现代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利用理论解释并解决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见表18。


微信图片_20241015112124.png

博士研究生主干课程见表19。


表19 博士研究生主干课程

一级学科

专业

类别

必修课

专业方向课

任意

选修课

公共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

应用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博士研究生英语听说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前沿

国民经济学

经典文献导读

国民经济

管理专题

宏观经济调控与政策分析 制度结构与政策

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分析

外部失衡与再平衡:理论

与政策

非经济学

学科选修课

产业经济学

博士研究生英语听说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经济分析方法

产业经济学前沿 产业经济学

文献导读

产业经济学专题

高级产业经济学

流通经济前沿

消费经济前沿

非经济学

学科选修课

国际贸易学

博士研究生英语听说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经济分析方法

国际贸易学前沿

外文文献阅读与

论文写作

国际贸易专题

国际贸易战略与政策

跨国公司与外国直接投资 中国外贸发展

非经济学

学科选修课

数量经济学

博士研究生英语听说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前沿 外文文献阅读与 论文写作

非参数计量经济学

博弈论

金融计量分析

高等时间序列分析

动态投入产出分析

非经济学

学科选修课

增长经济学

博士研究生英语听说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增长经济学前沿

文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

国民经济管理专题

宏观经济调控与政策分析

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分析

制度、结构与政策

非经济学

学科选修课

理论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博士研究生英语听说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高级政治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资本论I

政治经济学前沿

外文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

资本论II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新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

政治经济学原著选读

数理政治经济学

非经济学

学科选修课

西方经济学

博士研究生英语听说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高级政治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

西方经济学前沿

外文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

高级产业组织理论

实验与行为经济学

高级发展经济学

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高级消费经济学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非经济学

学科选修课

世界经济

博士研究生英语听说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高级政治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世界经济经典文献导读

世界经济前沿

外文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

高级发展经济学

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高级国际金融学

公共政策与选择理论

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

比较经济制度研究

非经济学

学科选修课



三、留学生培养


1987年,经济系为北京经济学院留学生在汉语班中开设经济类课程,是最早为留学生开设经济类专业课的院系。

1990年,经济系在留学生中开办了经济班,开设的课程有报刊导读、中国经济概论、中国经济地理、乡镇企业、特区经济、涉外经济法。在留学生培养中,经济系注重实践教学,每学期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参观访问。

1993年,经济系开设留学生经济学本科生班。

1998年,经济系接收攻读硕士学位的留学生(中文项目)。

2006年,经济学院开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国际班,接收国际合作学校的交流学 生插班学习。

2007年,经济学院开始接收由教育部在世界范围内统一招收的攻读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的留学生(英文项目)。

2011年,经济学院开始接收由教育部在世界范围内统一招收的攻读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英文项目)。

(一)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英文项目)

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英文项目),设有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4个专业。2023级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英文项目)培养方案见表20。毕业时,除完成38学分的课程外,本项目还要求学生用英文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其中论文题目和摘要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2007—2023年经济学院共招收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英文项目)学生349名(见表21)。

表20 2023级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英文项目)培养方案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

公共课

中国概况

China’s Introduction

48

3

1

国际学院

汉语

Chinese Language

192

12

1, 2, 3

国际学院

专业基础课

中级微观经济学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48

3

1

经济学院

中级宏观经济学

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

48

3

2

经济学院

应用计量经济学

Applied Econometrics

48

3

2

经济学院

专业必修课

博弈论

Game Theory

48

3

1

经济学院

产业组织理论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32

2

2

经济学院

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

48

3

2

经济学院

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

China’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ing-up

32

2

3

经济学院

专业选修课

发展经济学

Development Economy

48

3

2

经济学院

国际货币与金融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32

2

2

经济学院

国际商务

International Business

48

3

3

经济学院

投资学

Investment

48

3

2

经济学院

量化金融

Quantitative Finance

32

2

2

经济学院

中国商务环境

China’s Business Environment

48

3

1

经济学院

应用经济学前沿

Frontier of Applied Economics

16

1

3

经济学院

学术论文写作

Academic Writing

16

1

3

经济学院

表21 2007—2023年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英文项目)招生情况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人数

19

19

10

26

28

20

26

37

28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合计

人数

17

19

24

34

22

5

5

10

349

(二)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英文项目)

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英文项目),设有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数量经济学4个专业。2023级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英文项目)培养方案见表22。从毕业要求看,除要求留学生完成33学分的课程外,还需要用英文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其中论文题目和摘要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2011—2023年经济学院共招收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英文项目)191名(见表23)。

表22 2023级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英文项目)培养方案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开课单位

基础课

中国概况

China’s Introduction

48

3

1

国际学院

汉语语言与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192

12

1, 2, 3

国际学院

高级微观经济学

Advanced Microeconomics

48

3

1

经济学院

高级宏观经济学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48

3

2

经济学院

方法课

应用计量经济学 I

Applied Econometrics I

48

3

1

经济学院

应用计量经济学 II

Applied Econometrics II

48

3

2

经济学院

博弈论

Game Theory

32

2

3

经济学院

专业课

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Frontier of Economics

32

2

3

经济学院

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Hot Issues of Social Economy

32

2

2

经济学院

产业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政策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Policy

32

2

3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32

2

2

经济学院

经济体制比较

Comparisons on Economic Institutions

32

2

2

经济学院

表23 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英文项目招生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合计

人数

5

6

7

13

8

5

4

6

2

4

58



四、国际化人才培养


经济学院积极实践开放办学理念,不断扩大国际交流范围,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以来,学院与法国、德国、瑞典、芬兰、美国和阿根廷等国家的20余所大学开展了合作交流项目,每年都派出数十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国际合作大学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2013—2024年学院共选派600余名学生赴国外学习,接收国外合作院校交流学生200名。

(一)学期交流

2006年开始,经济学院与法国克莱蒙费朗高等商学院、法国克莱蒙奥弗涅大学、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芬兰哈格-赫利尔应用科学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等高校开展了学期双向学生交流项目。

(二)双学位交流项目

2005年开始,经济学院与法国克莱蒙费朗高等商学院、法国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法国勃艮第高等商学院-第戎等高校签署了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攻读双学位项目的协议,开展了校际间学分互认基础上的学位合作项目。

(三)科研项目

2011年,经济学院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达成协议,每年派出2~5名有较强科研能力的 本科生到国外合作大学,直接参与合作学校教授的科研项目,接受科研训练。

(四)假期交流

2008年以来,经济学院与美国乔治城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犹他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包括假期交流在内的全面教育合作的框架协议。

(五)保研直通车

2007年,经济学院与法国图卢兹第一大学达成协议,自2007年开始,该学校每年接收经济学院20名左右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2014年,经济学院与法国图卢兹第二大学达成协议,自2014年开始,该学校每年接收经济学院6名左右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

(六)其他项目

经济学院还参与了联合国国际组织(Policy Center for Roma and Minorities)人才培养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CSC)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的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培养创新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2007—2023年经济学院共选派911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详见表24。

表24 2007—2023年经济学院出国交流学生情况

年份

保研直通车

学期交流

双学位

假期交流

其他项目

合计

2007

17

6

-

-

-

23

2008

10

12

15

0

-

37

2009

14

10

9

17

-

50

2010

11

11

7

15

-

44

2011

5

8

9

16

-

38

2012

7

16

22

35

-

80

2013

8

3

12

23

-

46

2014

4

4

8

30

-

46

2015

3

11

8

68

4

94

2016

10

8

16

69

-

103

2017

15

17

17

64

-

113

2018

18

15

19

35

-

87

2019

8

23

12

53

2

98

2020

4

5

2

-

-

11

2021

5

-

-

-

-

5

2022

8

2

-

-

8

18

2023

5

4

-

6

3

18

注:①其他项目包括国际组织实习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等;②表中“-”表示当年该类项目无学生派出。



五、教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成果


建院以来,经济学院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改立项等方面取得多项教学研究及教育教学成果。截至20249月,经济学院累计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级优秀教育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次;获批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北京市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项。课程建设方面,4门课程荣获国家级课程类奖项,7门课程荣获省部级课程类奖项。其中,“政治经济学”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北京市精品课程、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微观经济学”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国际经济学”课程获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国际商务”课程获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精品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北京高校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国际贸易”“西方经济学”课程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产业经济学”课程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教材建设方面,《经济博弈论基础》先后入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学教程》《计量经济学简明教程》《预测与决策概论》共11部教材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

2004-2024年经济学院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类成果情况见表25。

表25 2004-2024年经济学院荣获的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

类别

项目名称

所获奖励或支持名称

年份

获奖教师

教育教学成果

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

2008

文魁、张连城、王少国、马方方、沈宏亮

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3

张连城、郎丽华、田新民、徐雪、马力

“拔尖 国际 应用”三维并举融合发展的经贸人才培养模式16年探索与实践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1

王军、张连城、郎丽华、徐雪、解小娟、赵家章、杜雯翠

教学团队

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2007

张连城

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

2010

张连城

经济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育人团队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2019

王军

数量经济育人团队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2024

王文举

教学名师

——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06

张连城

——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15

郎丽华

——

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

2017

郎丽华

——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

2023

杜雯翠

——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24

李智

教学比赛

产业经济学(实验教学课)

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2022

李智

专业建设

经济学

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

2007

张连城

经济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2011

张连城

经济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19

杨春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19

郎丽华

经济学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2019

杨春学

贸易经济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0

张弘

平台建设

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2009

张连城

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

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2009

张连城

教学改革项目

经济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分析与改进方案

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007

李婧

基于核心素养的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20

王军

新文科背景下经济学专业改造提升改革与实践研究

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2021

王军

“一体系、两模式、三方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创新

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21

李智

《国际经济学》课程建设本土化和国际化探索

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22

李婧

数字贸易背景下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2024

赵家章

课程

西方经济学

北京市精品课程

2004

张连城

国际贸易

北京市精品课程

2007

贾金思

政治经济学

国家精品课程

2008

文魁

政治经济学

北京市精品课程

2008

文魁

国际经济学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2009

李婧

国际商务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2010

郎丽华

政治经济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

张连城

国际商务

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精品课程

2013

郎丽华

国际经济学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2021

赵家章

微观经济学

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2021

王军

中级微观经济学

北京高校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2021

杜雯翠

产业经济学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2022

沈宏亮

微观经济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023

徐则荣、张冬洋、杜鹏程、章潇萌、李溪

中级微观经济学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2023

王军

政治经济学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2024

王少国

教材

现代商业经济学

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4

祝合良

经济预测、决策与对策

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5

张桂喜

经济博弈论基础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2006

王文举

国际贸易——理论 政策 实务

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6

贾金思、姚东旭、郎丽华

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四版)

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6

丁冰

报关实务

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8

武晋军

品牌创建与管理

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8

祝合良

计量经济学简明教程

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8

廖明球、李雪

经济学教程

北京市精品教材

2011

张连城

期货市场——理论与实务

北京市精品教材

2011

徐雪

预测与决策概论

北京市精品教材

2013

张桂喜、马立平

经济博弈论基础

“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

2014

王文举

国际贸易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

2020

燕秋梅、刘宏


第三节 科研

四、科研机构


经济学院拥有3个研究院、5个研究中心(见表30)。

表30 经济学院科研机构及负责人

机构名称

现任负责人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

杨春学

中国流通研究院

李智

北京自贸区研究院

赵家章

区域与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杨春学

中国品牌研究中心

李智

国家经济安全中心

郝宇彪

碳中和研究中心

蒋雪梅

中欧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郎丽华


一、科研立项情况


2014年以来,学院教师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06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1项(包括2项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4项(包括1项重大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项,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等其他省部级项目5项。

经济学院获批的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情况见表26。

表26 经济学院获批的国家级科研项目

立项年份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负责人

2014

中国低碳经济统计数据库及其量化模型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廖明球

2014

债务的可持续度量指标及其促进经济增长内生机制的分析与比较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田新民

2014

上下游非完全垄断的纵向结构与纵向控制交易合约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董烨然

2014

特大城市产业再集聚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周明生

2014

对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减排目标的碳排放权分配机制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王钰

201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村公立医院医生激励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董香书

2014

中国碳市场成熟度、市场机制完善及环境监管政策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王文举

2014

跳跃风险与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基于低频和高频市场信息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任光宇

2015

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合作机制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方明月

2015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增速红利效应”与“增长压力效应”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杜雯翠

2015

公共债务风险的国际比较研究与约束机制框架构建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郝宇彪

2015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增加值贸易隐含碳的影响与减排路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闫云凤

2016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转型与结构变迁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陆明涛

2016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力资本影响贸易模式的作用机制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黄灿

2016

基于代际效应和提振效应的“工业4.0”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理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李春梅

2016

加快我国从商品出口大国迈向流通企业“走出去”强国战略转变及实现路径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祝合良

201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调控切换逻辑与协同机制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李智

2017

节能减排实现供给侧就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制与路径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申萌

2017

新常态下人民币从外围货币向中心货币升级的路径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李婧

2018

人工智能背景下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章潇萌

2018

全球价值链变迁视角下的碳排放格局与中国减排策略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蒋雪梅

2019

异质性消费者视角下消费结构变化促进强大国内市场形成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汪洋

2019

高质量发展约束下中国进口贸易的微观收入分配机制和效应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王明荣

2019

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个体生育率差异及其政策含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李红阳

2019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之谜: 基于要素成本视角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杜鹏程

2020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赵家章

2020

新时代回流趋势下返乡农民工行为与乡村产业振兴:基于要素配置视角的影响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贺小丹

2020

全球收入链分解与中国收入链攀升路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李鑫茹

2020

党组织嵌入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微观机制及其治理效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孔晓旭

2020

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下环境行政处罚的治理效应研究:微观机制与政策选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杜雯翠

2021

“双循环”新格局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嵌入全球创新网络质量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刘宏

2021

明清时期灾害治理机制的经济学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禹思恬

2021

国际发展共同体视域下中国产业链安全保障机制构建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郝宇彪

2021

公平导向的差别化收入再分配机制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王少国

2021

子代特征对老年人福利的异质性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代际支持供需匹配的视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崔颖

2021

基于多源网络大数据的国际原油价格预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李晶晶

2021

环境规制、漂绿行为与绿色蜕变期企业产品质量——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张冬洋

2022

新冠疫情冲击下数字金融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韧性的路径及策略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文磊

2022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间循环潜力的测度、影响及实现路径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成丽红

2022

促进产业升级与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协同发展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朱诗娥

2022

跨国公司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测度及其责任分担体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蒋雪梅

2022

国家试点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机制及政策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袁航

2022

气候变化背景下相对极端气温暴露对居民健康人力资本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健康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视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陈嫣然

2023

中国碳市场建设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

王文举

2023

中国宏观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

陈彦斌

2023

中国企业实际税负的形成机制分析及其政策治理效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杜鹏程

2023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布局影响供应链安全的理论与证据:进口脆弱性的视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张宸妍

2023

数字成瘾的危害、影响机制与防治策略:以短视频为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朱秋博

2023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视角下国家价值链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溢出效应与提升路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陈锦然

2024

数字经济促进代际职业流动的理论、路径与政策优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田鸽

2024

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银行资本流动网络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审慎监管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李兴申

表27 经济学院获批的省部级科研项目

立项年份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负责人

2014

北京市产业空间结构体系构建与城市空间转型研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重点)-社科重点项目

田新民

2014

环境规制政策对京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路径研究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

申萌

2014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下加快北京服务贸易升级的战略研究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

王佃凯

2014

北京CBD高端服务业集聚与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青年项目

贺小丹

2014

京津冀跨区域碳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与影响评估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一般项目

闫云凤

2015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创业团队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方明月

2015

京津冀医疗服务一体化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董香书

2017

北京市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刘宏

2017

京津冀地区的污染转移及协同减排政策研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蒋雪梅

2017

北京市金融消费风险评估及防范的量化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张冬洋

2018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重点)-社科重点项目

徐雪

2018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机理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汪洋

2018

中国企业生存机制路径探寻及政策分析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张冬洋

2018

消费规律演变与CBD商业发展模式创新—基于大数据的分析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一般项目

汪洋

2018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影响与升级路径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闫云凤

2019

北京商务中心区与城市副中心商务区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一般项目

张弘

2019

扩大服务业开放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升级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一般项目

王佃凯

2019

“减税降费”对京津冀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及路径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杜鹏程

2019

新时代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及化解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习中心项目-一般项目

郝宇彪

2020

混改背景下企业环境行为的异化选择与微观机理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杜雯翠

2020

G20、APEC和金砖等多边机制涉农议题比较研究

其他省部级

申萌

2020

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核算研究

其他省部级

闫云凤

2020

北京市环境行政处罚的治理效果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共建项目-一般项目

杜雯翠

2020

迁移决策对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的代际影响及机制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青年项目

崔颖

2020

“十四五”时期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路径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重点项目

王军

2021

生产性服务业助推京津冀产业互动和价值链升级的实现路径研究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李鑫茹

2021

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习中心项目-一般项目

王琨

2021

人口老龄化对京津冀政府债务风险的冲击、测评及对策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青年项目

杜永潇

2021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习中心项目-重点项目

张宸妍

2022

全球价值链中跨境投资的碳排放转移效应与“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闫云凤

2022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申始占

2023

数字经济赋能北京高精尖产业自主创新的机理、效应与对策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习中心项目-一般项目

苏二豆

2023

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一般项目

陈彦斌

2023

数字化变革下产业链关联网络与系统性风险:影响与防范对策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林思涵

2023

数字经济促进代际收入流动的理论逻辑、效应评估与强化政策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田鸽

2023

数字经济背景下提升北京双重价值链分工韧性的效应及策略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青年项目

陈锦然

2023

数字化赋能首都引领京津冀卫生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

董香书

2023

全球金融周期对北京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及监管政策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习中心项目-一般项目

李兴申

2024

中国双向投资趋势对双重价值链结构与韧性的影响及预警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李鑫茹

2024

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下深度贸易协定的量化及贸易与福利效应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王晓星

2024

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的晚清气候变化与人口发展模式变迁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王格非

2024

全球金融周期与跨境银行资本流动网络:影响机制与审慎监管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李兴申

2024

大科技平台主导的企业创新生态建设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高廷帆


二、主要科研成果获奖


2004—2024年,经济学院共24项科研成果获得了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或其他省部级奖励(见表28)。

28 经济学院荣获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

获奖年份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人

奖励名称

成果形式

2004

首都经济研究报告

文魁

北京市优秀图书提名奖

专著

2004

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学发展

王文举

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专著

2006

萨缪尔森经济理论研究

赵艳

北京市优秀图书提名奖

专著

2006

经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研究

廖明球

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专著

2006

历史存在权——公有制功能及其市场型实现新探

文魁

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

专著

2006

西方经济学教学体会

徐则荣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教学三等奖

音像软件等

2008

论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与经济增长适度 区间的界定与控制

张连城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

论文

2008

中国北京奥运经济投入产出与计量模型研究

廖明球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

专著

2011

商贸服务业自主品牌培育现状、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研究

祝合良

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 科技进步奖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13

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动态模拟

王文举

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专著

2013

中国O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研究

刘宏

2012-2013年度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

论文

2014

黄金投资分析师培训教材

祝合良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编著或教材

2014

中国期货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祝合良

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

专著

2015

流通产业技术装备

李智

2014年度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20

第四路径:中国OFDI逆向基数溢出效应研究

刘宏

商务发展研究成果(2019)三等奖

著作

2021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研究

张连城

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21

“中商消费指数(CCI)”指数开发

李智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22

功能财政思想:起源、演变与当代发展

兰无双

第一届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术菁英奖

论文

2022

吉林市商业网点规划(2016-2020)

李智

吉林省(省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22

中国经济发展内外需动力协同战略与政策

李智

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2021)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23

中国经济发展内外需动力协同战略与政策

李智

第十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专著

2023

京津冀医疗服务一体化研究

董香书

第十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24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研究

张连城

教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专著

2004—2024年,经济学院共24项科研成果获得了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或其他省部级奖励(见表28)。

28 经济学院荣获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

获奖年份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人

奖励名称

成果形式

2004

首都经济研究报告

文魁

北京市优秀图书提名奖

专著

2004

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学发展

王文举

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专著

2006

萨缪尔森经济理论研究

赵艳

北京市优秀图书提名奖

专著

2006

经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研究

廖明球

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专著

2006

历史存在权——公有制功能及其市场型实现新探

文魁

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

专著

2006

西方经济学教学体会

徐则荣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教学三等奖

音像软件等

2008

论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与经济增长适度 区间的界定与控制

张连城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

论文

2008

中国北京奥运经济投入产出与计量模型研究

廖明球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

专著

2011

商贸服务业自主品牌培育现状、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研究

祝合良

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 科技进步奖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13

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动态模拟

王文举

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专著

2013

中国O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研究

刘宏

2012-2013年度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

论文

2014

黄金投资分析师培训教材

祝合良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编著或教材

2014

中国期货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祝合良

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

专著

2015

流通产业技术装备

李智

2014年度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20

第四路径:中国OFDI逆向基数溢出效应研究

刘宏

商务发展研究成果(2019)三等奖

著作

2021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研究

张连城

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21

“中商消费指数(CCI)”指数开发

李智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22

功能财政思想:起源、演变与当代发展

兰无双

第一届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术菁英奖

论文

2022

吉林市商业网点规划(2016-2020)

李智

吉林省(省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22

中国经济发展内外需动力协同战略与政策

李智

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2021)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23

中国经济发展内外需动力协同战略与政策

李智

第十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专著

2023

京津冀医疗服务一体化研究

董香书

第十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研究或咨询报告

2024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研究

张连城

教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专著



三、论文发表情况


2014年以来,学院专任教师在CSSCI/SSCI中英文权威学术期刊上总计发表论文973篇。其中,在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Energy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国际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21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等中文顶级或领域顶级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论文139篇,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经济学院教师部分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情况见表29

29 代表性论文发表情况

论文标题

发表刊物

我院作者

发表年份

所有制适度结构:理论分析、推断与经验事实

中国社会科学

杨春学

2020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改革的经济效应

经济研究

杜鹏程

2021

数字基础设施与代际收入向上流动性——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经济研究

田鸽

2023

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道德经》宏观治理思想的启示

经济研究

陈彦斌

2023

税收征管、企业避税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所得税征管范围改革的证据

管理世界

杜鹏程

2021

数据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途径——基于广义价值论的一般均衡分析

管理世界

刘媛

2022

创新激励还是创新封杀?——基于大科技平台股权投资市场的微观证据

管理世界

高廷帆

2023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模式变迁

管理世界

朱诗娥

2024

要素成本与劳动收入份额: 来自最低工资与进口关税的证据

世界经济

杜鹏程

2022

港口管理放管服改革与出口结构升级

世界经济

成丽红

2022

经济全球化和国民收入视角下的双边贸易差额核算——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李鑫茹

2021

企业被动合谋现象研究:“双碳目标下环境规制的福利效应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

高廷帆

2022

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一种综合性的解释

中国工业经济

杨春学

2023

人工智能背景下环境治理与社会保障的协同推进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杜雯翠

2024

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创业增长的影响

中国人口科学

刘翠花

2022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境银行资本网络

管理科学学报

李兴申

2022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与家庭生育响应-基于社会分层视角的分析

社会学研究

杜永潇

2024

发挥产权保护的增长效应

人民日报(理论版)

周明生

2016

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企业品牌建设

人民日报(理论版)

祝合良

2019

五个必须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遵循

光明日报(理论版)

王军

2019

加快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

经济日报(理论版)

祝合良

2015

发挥流通在制造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日报(理论版)

祝合良

2017

切实提升流通业集约化水平

经济日报(理论版)

祝合良

2018

高水平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现实路径

经济日报(理论版)

王军

2020

紧扣三大变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日报(理论版)

王少国

2019

以系统思维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经济日报(理论版)

祝合良

2019

C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ower transition curb corporate greenwashing behavior?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张冬洋

2023

Ex-ante litigation risk and firm-level climate-change exposur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张冬洋

2023

Does FDI increase product innovation of domestic firms?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邓利静

2024


第四节 师资队伍

一、教授名录(按照晋升或入职年份)


丁 冰 杨时旺 张跃庆 瞿宁武 来宛仙 李 南 戴凤岐 朱伟奇 王 利

文 魁 潘连科 贾金思 高福来 赵改书 王文举 张连城 王稼琼 祝合良

田新民 廖明球 艾春岐 徐 雪 郎丽华 李 婧 徐则荣 陈春燕 马方方

王 军 张 弘 王少国 周明生 李 雪 沈宏亮 蒋东生 董烨然 杨春学

王 钰 赵家章 王明荣 周 华 蒋雪梅 杜雯翠 李 智 张冬洋 张锦冬

汪 洋 郝宇彪 申 萌 闫云凤 杜鹏程 朱诗娥



二、教师获荣誉情况


经济学院教师获荣誉情况见表31。

表31  教师队伍获荣誉情况(省部级)

 

年份

姓名

所获荣誉

1990

王罔求

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特邀检察员

1991

王  利

教育部“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1991

罗元铮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92

丁  冰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92

杨时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92—2007

瞿宁武

北京市政府参事

1993

瞿宁武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93

文  魁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95

文  魁

北京市跨世纪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1995

王  利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2000

高福来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1

祝合良

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

2004

王文举

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4

张连城

北京市优秀教师

2005

贾金思

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2005

王文举

北京市高校首批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2005

李  婧

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5

张  弘

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6

郎丽华

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6

王  军

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6

徐则荣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

2006

王文举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6

张连城

北京市教学名师

2006

祝合良

北京市属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

2006

李  婧

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

2006

李  婧

北京市跨世纪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2007

徐则荣

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8

王少国

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

2009

王文举

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2009

王  军

北京市优秀教师

2010

贾金思

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

2010

贾金思

北京市高校育人标兵

2010

李  婧

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1

张连城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11

张连城

北京市教育先锋管理育人先进个人

2011

张连城

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2011

李  婧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2012

祝合良

北京市属高等院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人选

2014

马方方

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

2015

郎丽华

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2015

王少国

北京市长城学者

2016

张连城

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

2016

李  婧

北京市师德先锋

2017

杨春学

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

2018

李婧

北京市长城学者

2018

郎丽华

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

2018

蒋雪梅

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

2020

蒋雪梅

青年北京学者

2021

杨春学

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

2021

蒋雪梅

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2022

张冬洋

北京市高层次留学人才

2023

杜雯翠

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

2023

张冬洋

北京市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

2023

汪  洋

北京市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

2023

郝宇彪

北京市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

2024

王文举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2024

杨春学

全国模范教师

2024

李  智

北京市教学名师

2024

张冬洋

青年北京学者

2024

仁智诺布

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



第五节 学术交流

一、国际学术交流情况


经济学院(系)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983年开始接受外国访问学者,1987年开始参加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此外,经济学院(系)教师1985年开始在国外学校授课。这些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为提升师生教学科研水平、开拓国际化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学院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建立了坚实基础。

(一)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系国际及港澳台学术交流情况

1.外国专家访问与学术交流

1983年,经济系经济法教研室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同年 3—5月,该校 Spanuogel 教授受邀来校讲学并与经济系教师开展学术交流。1987年,瑞士日内瓦现代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艾坚教授来经济系做学术交流,并与经济系达成合作协议。1988年12月10日,苏联远东经济研究所代表团到北京经济学院访问,与经济系师生座谈,双方就改革的途径和次序进行了研讨,参加座谈的有杨时旺、丁冰、崔瑛、张连城、高福来、濮晔、朱伟奇和安燕等老师和部分研究生。

2.出国访问、进修和讲学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系选派多名教师出国访问和考察。1985年8月至1986年7月,瞿宁武教授作为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研修1年并进行讲学活动,着重学习和研究美国经济史和城市经济学。1989年8月至1990年8月,崔瑛副教授赴印度德里大学经济学院做学术访问,研究印度农业经济和印度绿色革命。1989年至1990年,经济系教师戴中参与了瑞士日内瓦现代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艾坚的科研项目,分别到中国和印度的钢铁厂进行考察,前往瑞士日内瓦撰写调查报告,正式出版了《亚洲冶金业——中国和印度的钢铁业》一书。1990年5月至11月,瞿宁武教授赴法国巴黎欧洲管理学院牛津分院做 学术访问并发表演讲,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国际经济史学会第10届年会。1992年,朱伟奇教授随北京经济学院教师代表团赴前苏联基辅国民经济学院做学术访问,介绍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情况,讨论了所有制问题。1993年至1994年王利教授分别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并开展合作研究。这一时期,经济系派出多名青年教师,如王彦丽、张京萍、朱月和燕秋梅等,分别赴美国、日本、英国等国交流,他们通过一年或更长时间进修,回国后都成为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系)国际及港澳台学术交流情况

1.外国专家访问与学术交流

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是进行国际合作、开拓师生国际化视野、追踪国际学术前沿的重 要内容,2005年以来,经济学院邀请了20余位国外知名学者和教授来校讲学和参加学术会 议,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罗伯特·奥曼教授,哥伦比亚大学迈克尔·伍德福德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系罗伯特·德克尔(Robert Dekle)教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胡永泰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副主任艾文耕博士,美国财政部驻华经济特使杜大伟博士,美国犹他谷大学经济系肯特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黄有光教授,瑞典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乌普萨拉大学曼努森教授、世界银行经济部主任,首席经济学家吴卓瑾教授,等等,国际知名学者来校为全校师生讲授经济学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从2006年开始,经济学院每年邀请国际合作院校教师来学校开设专业课程。

2.出境访问、进修和讲学

经济学院(系)确立了培养经济学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和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截至2014年,经济学院(系)先后选派76人次专业教师赴国外参加访学、科研、讲学和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



二、国内学术会议及讲座


为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师科研水平提高,经济学院全力支持教师参加相关学科和学术组织举办的年会和学术会议,加强教师对学术前沿的把握和理解,促进教师与科研机构、兄弟院校和实践部门的交流。

自2007年,学院连续18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自2021年起,学院连续3年与《管理世界》等杂志社合作举办“中国环境经济学论坛”,每届论坛和研讨会都邀请来自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研讨。2024年,经济学院相继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的“双清论坛”和“《中国经济研究学手册》专题研讨会”等高级别学术论坛,通过汇聚学界领域专家共同研究凝练学科重大发展问题以及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三、国际合作


2005年,经济学院与法国诺凡西亚(Novancia,原Negocia-Advanci)商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并于2006年派出和接收了第一批国际交换生。自2005年起,学院已与美国、法国、德国、芬兰、瑞典、阿根廷等国家的20余所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多方位的合作关系,包括教师交流、学生交流、教学合作和科研合作(见表32)。

表32 与经济学院签订合作协议的部分国外大学

国家

合作院校

合作开始年份

法国

诺凡西亚商学院

(Novancia Business School)

2005

德国

富特旺根应用科学大学

(Furtw ange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2005

瑞典

林奈大学

(Linnaeus University)

2006

法国

图卢兹一大

(Université Toulouse 1 Capitole)

2007

芬兰

哈格—赫利尔应用科学大学

(H aaga-Heli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2007

芬兰

塞那约克应用科学大学

(Seinajoki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2007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Universidad de Buenos Aires)

2008

美国

犹他大学

(University of Utah)

2009

美国

俄亥俄大学

(Ohio University)

2010

美国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2010

法国

克莱蒙费朗高等商学院

(Université dAuvergne Clermont -Ferrand 1)

2011

法国

布列塔尼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

(ESC Bretagne Brest)

2011

美国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2011

法国

图卢兹二大

(Université de Toulouse 2)

2012

法国

卡昂大学

(Universite De Caen Norman)

2015

法国

雷恩第一大学

(IGR-IAE Rennes)

2015

芬兰

芬兰哈格-赫利尔应用科学

(Haaga-Heli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2024

意大利

罗马第二大学

(University of Rome for Vergata)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