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张连城教授荣获2015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北京日报等各大媒体均刊载评选结果(如http://bjrb.bjd.com.cn/html/2015-04/30/content_275821.htm)。这是学校的荣誉,更是给予张老师始终坚守在经济学教育和科研第一线、倾心贡献于经济学院的肯定。
张连城教授,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研究中心秘书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张连城教授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已近40年,始终坚持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严谨治学,兢兢业业。积极发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以及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成效显著,贡献突出。
张连城教授以严谨教学著称,在教书育人方面身先垂范,为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先后讲授了10余门课程,数千课时,指导了百名研究生,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好评。张连城教授近20年在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主持和参与过14项国家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部级课题。在权威刊物和核心刊物发表了70多篇论文,出版了9部学术专著和教材,并有7项教学和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多次荣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标兵榜。在近期的研究专著《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中,张教授以微观经济机理和经验规律把脉中国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展望增长潜力和周期波动,学术和社会评价极高。张教授还一直主动负责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并通过各种制度和措施,鼓励和资助中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攻读学位。2002年担任院长以来,为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张连城教授领导着一支由25名中青年教师组成的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经过8年的努力,带出了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张连城同志、学院领导班子以及全体教师十几年的努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目前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学院。2007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批第一批国家级经济学特色建设专业,获批北京市经济学特色建设专业,2009年,教育部又把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试验区放到了经济学院,并同时获批北京市级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和北京高校中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项目。上述项目的负责人都是张连城同志。首都经济贸易经济学院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张连城同志发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带领全院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为教学改革、学科和专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经济学院院长和研究生部主任,张连城同志时刻想着教职工的利益,他提出学院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办学以学生为本,治院以教师为本。他提出教职工,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职业生业规划应该与学院的发展结合起来,并建立了教师进修学习的制度,亲自担任年轻教师的指导教师,关心教职工的职业发展;在生活方面,要求工会每月开展一次文体活动,为教师提供健身的机会,同时每年组织教师进行体检;作为院长,他还非常关注离退休教师,每年都专程走访老教师,专门组织离退休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定期组织他们体检。
张连城同志还非常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创新意识,2002年担任院长以来,他倡议用学院创收基金为经济学院本科生设立了创新成果和优秀人才奖学金,每年都要为数十名在各个领域取得优秀成果的学生颁发奖金和院长奖章。近几年来,经济学院的本科生获得了近----项包括全国和美国经济学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并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2009年兼任学校研究生部主任工作后,他又多方筹措资金,为全校研究生设立了学业奖学金和其他各类专项奖学金;同时,根据学校部分研究生家庭生活贫困的现状,设立了贫困学生助学金,每年都有300多名研究生因此而受益。同时,他还两次为身患绝症的研究生组织了捐款。在解决了研究生后顾之忧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热情,并深受学生的爱戴。
张连城教授还发挥专家学者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2007年以来,他倡导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共同成立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并担任执行委员会秘书长,每年组织近百名国内外研究宏观经济的著名专家学者,讨论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的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到2011年将举办第五届,推动了国内外学术交流。该论坛目前已经成为我校的品牌论坛,吸引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实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还多次到社会大讲堂,义务为社会各界群众,普及经济学知识,宣讲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收到良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