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下午,经济学院党委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邀请国民经济系党支部书记、沈宏亮教授讲授“使命在肩、奋斗有我”专题党课系列之三——“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打赢脱贫攻坚战”。全体党员参加了学习。
“11月23日下午,随着贵州省政府宣布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这个圆,是咱中国人一点一点拼出来的”,沈宏亮教授激动的开场白,引来大家的热烈掌声。作为国务院脱贫评估第三方评估小组成员,亲历了这场没有硝烟却有牺牲、集全国之力的壮举,更是感慨:党一直把人民放在心上。沈老师以一组数字开篇,通过指标的变化、对比,透过数据看本质,用事实证明建国7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更是来之不易的。
沈宏亮教授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等三个历史阶段,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所采取的不同的具体方式及各自历史特征。
在1949年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通过将少量国家财政支出与人民公社集中力量相结合、建立覆盖所有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教育与开展扫盲行动等主要方式,实施政府主导的救济式减贫模式;
在1978年至2010的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主要实施“以市场减贫为主,政府开发扶贫为辅”的减贫模式。一方面,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产品市场化改革,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发挥政府扶贫开发的补充功能,重点关注极端落后、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实行“整村推进”战略,解决温饱、巩固温饱;
在2011年至今的十年间,则主要采取“政府主导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减贫模式,通过“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等措施,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最终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沈宏亮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期间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为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方法与路径。
在针对国家级贫困县进行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过程中,沈宏亮老师及其所在团队都深刻感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党中央的决心,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落实。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面对疫情的冲击、国际形势的多变,党中央的信念不变,初心不改,更有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驻村驻点基层党员的无私奉献与艰辛付出——有的同志积劳成疾病倒在扶贫一线,更的同志牺牲在了扶贫路上,这样的事迹不止一次、更不止一处,感人至深。沈宏亮老师说,我国目前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基本解决,这一巨大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离不开深度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役一线党员同志们的奋斗与牺牲。
展望未来,沈宏亮老师说:这个圆,是咱中国人一点一点拼出来的,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新时代的起点、更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学院党委书记解小娟老师在总结中说:沈宏亮教授作为国务院脱贫评估第三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评估小组组长,带领国民经济党支部联合研究生党支部,深入贫困地区,亲历了党的脱贫政策在贫困地区的落地开花,感受了摆脱贫困农民的幸福感,对战斗在脱贫一线党员干部们的无私奉献由衷的敬佩,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今天的胜利是吹响了向更好生活出发的号角。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制定了国民积极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将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同时要求,各党支部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