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7日下午,经济学院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大华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方福前教授在博远楼三号报告厅为全院师生带来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难点与突破路径”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经济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赵家章主持。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为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教授指出需要找出难点和突破点,这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做好的理论文章和实践文章。
方教授首先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难点:农业农村现代化、人(特别是劳动力)的现代化和经济体制现代化,并且利用详实的数据,详细分析了每个难点下面的具体问题,例如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还较低,文盲率还较高,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还存在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关系还没有处理到位、市场与政府关系在实践中还未确立、竞争与垄断关系还不正常、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还没有真正形成等问题。
接着,方教授针对以上三个难点,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突破路径。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使得改革和发展政策向农业农村倾斜,着力推进强农兴农,关键是在农村就业创业有钱可赚,务农务工回报率接近。必须深化农业和农村改革,向改革要机会,才能给进入农业和农村的要素所有者创造赚钱的机会和发展机会。对于人(特别是劳动力)的现代化,方教授强调人的现代化虽然有多个维度和多种特征,但是人的生活条件、知识和素质现代化则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条件,为此,需要大幅度降低低学历人口占比,扩大义务教育年限,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促进人的现代化。对于经济体制现代化,需要持续深化改革,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地,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市场与政府关系,应当是“有效市场”与“有效政府”的组合,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的好是实现经济体制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并指出在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效政府建设的着力点或方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明晰政府的职能范围、重构并提升国家和政府治理能力、创新行政管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方式、完善制度安排、促进社会合作。
最后,方教授进行了总结,指出我们应当瞄准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实事求是分析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实现难点向突破点的转化。方教授还就学生们有关农村土地问题、大学生就业等问题给予了专业的回答。方教授的讲述为广大师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科研、教学、学习与实践提供了新鲜素材,为我国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现实提供了有益启示。
主讲人简介
方福前,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杰出学者特聘教授、讲席教授(A岗),博士生导师。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孙冶方经济学科学奖获得者。现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主编、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兼法人代表。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代表作有《从〈货币论〉到〈通论〉: 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发展》《公共选择理论》《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中国式供给革命》; 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