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在职教师- 数字经济系
师资队伍
汪新波
  • 基本信息 :

    职称 : 副教授

返回
教育背景

1981-1985:山东大学经济系管理专业,学士学位
1985-198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硕士学位
2005-200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投资系,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制度经济学和环境政策领域

主讲课程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政策,制度经济学

工作经历

1988.9-1991.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1991.3-1993.3: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
1993.3-1996.1:中国科技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1996.1-1997.12:中国投资银行总行营业部、法规部
2000.1-2004.5: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2004.5至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代表性科研成果

主要成果:

文章:

·“对企业性质的重新思考”,《经济研究》,1992年第9期

·“评交易费用经济学方法论”,载于《经济学动态》1989年第1期

·“加里贝克尔的革命”,载于《经济学动态》1989年第7期

·“我们从科斯著作中学些什么”,《管理世界》,1991第4期

·“计划经济本质特征未变-析中国周期性投资过热的内在机理”,香港《明报月刊》2004年8月号。

·执笔,“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07)高峰论坛综述”分别在《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和《经营与管理研究》以不同版本发表

·“谨慎对待潜在增长率的政策含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7月第4期

·Wang Xinbo ,2006,March, “Water governance in China: The failure of a top-down approach”,《The Water Revolution》chapter 6,London.international policy press. ISBN 1-905041-13-6, P147-175.

课题报告:

课题报告执笔“从业主责任制到现代企业制度”(天则所与国家电力公司联合课题组。该报告发表于《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三辑,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

盛洪 汪新波:“电信业:准入、分拆、竞争与绩效”(改革基金会招标课题,发表于《中国反垄断案例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关于水权体系和水资源市场的理论探讨和制度方案》水利部委托北京天则研究所课题,分报告《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

“中国城市燃气服务价格研究”(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委托课题):分报告之二“国外城市燃气服务定价机”、之三“国内燃气定价机制演进及问题研究”

“中国水利工程水价形成机制研究”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委托课题。(该课题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标课题)

“中国PPP水案例研究——沈阳第8水厂”(论文提交2004年9月14-18日在香港举行的“亚洲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讨会,会议主办方: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国民经济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

2005年9月,课题负责人并报告执笔《北京市再生水市场分析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2005年12月,建设部课题《城市水价形成与监管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执笔,通过专家评审。

2006年6月,水利部课题《与水相关的财政负担和国民负担研究》,通过最终成果鉴定。

此外,本人参加了张连城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一般课题《中国经济潜在增长路径和波动幅度控制研究》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

学术兴趣和观点:

本人的学术生涯分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是1993年之前,在此期间,借助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平台,在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尤其以1992年第9期发表的关于企业性质的文章影响较大。后来盛洪教授在评价这篇文章时当作是中国经济学家对新制度经济学的一种“增量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超越了科斯从雇主雇员的角度分析企业的性质,从资本的期限结构和资本与企业组织的委托代理结构来解释现代企业的性质。在我看来,企业是一种短期要素和长期要素结合的时间契约序列。

因为早早退出学术圈,我的学术生涯一度中断很长时间。直到2000年之后,本人到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从事一些研究助理工作,主要跟随张曙光教授从事月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其间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在《上海证券报》等媒体定期发表,时间将近3年。其间的一些观点被一些国内报刊摘要发表,本人要在报纸专栏定期不定期发表一些宏观评论。并且,本人主编的《宏观中国》的电子刊物在圈子内小有影响,其文章经常被一些媒体转载。

大约是在天则所工作的同时,本人恢复了对制度经济学的兴趣。特别通过一些课题的研究,开始对环境制度,具体说是对水权和水价、天然气价格等产生了兴趣,开始了环境资源的产权和监管制度的研究,也陆续接手了一些有关的课题。2008年5月,我的博士论文《环境容量产权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可以算是对我这一段思想和成果的系统总结。

在博士论文中,我提出了环境容量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混合物品的观点,并结合公共选择理论和科斯的产权理论,创新性提出了环境容量产权模型,解释了这种新型产权制度形成机制以及内在结构。这些观点目前虽没有在刊物上发表,但奠定了我继续探索这个前沿领域的基础。

总结自己的学术生涯,既有自己感到骄傲的东西,在制度经济学一度站在国内学术界前沿的位置;但也有一些感到无奈和不满意的东西,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坚持学术追求。主要的问题出现在学术兴趣不够专一,在现代专业化分工日益精进的学科发展中,没有跟上现代经济理论发展的前沿。其中最遗憾的是中断学术生涯长达十年之久,错过了有利出学术成果的最佳时期。目前已人到中年,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但自认为对学术的追求和认真态度依然值得值得褒奖。特别是来到首都经济大学经济学院之后,已经得到了一份安稳的教职,并随后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的感恩之心难以言表,目前心态平稳,决意在教书和研究方面再加努力,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回报经济学院相关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