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首度经济贸易大学“驼铃杯”新生辩论赛决赛在博学学术报告厅举办,劳动经济学院辩论队与经济学院辩论队进行冠军角逐,双方围绕 “人有/没有表达偏见的自由”的辩题展开激烈辩论。
经济学院辩论队的四位辩手分别是:一辩冯焕祥;二辩马尧; 三辩张文洁;四辩陈季琨。
本场比赛,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于江浩、张驰、禹皓天作为本场比赛的评委。
赛前,经济学院辩论队的辩论组和模辩组进行了充分的资料检索,在模辩后对一辩稿进行了修改。队内四人分工明确、齐心协力,上一届的学长学姐也全程跟随,帮助辩论队一起打磨内容、寻找漏洞,最终确定了以“人没有表达偏见的自由,有利于减少对他人的伤害,换位来看保护了我们每一个人,同时又避免了我们走向消极”为核心的立论。
比赛开始后,正方一辩开篇立论,阐述自己队伍的观点——偏见有好有坏,所有的言论都是偏见,而在交流中可以发现问题,理性回击,世间的美好也多源于偏见。我方二辩随后质询,以“言论自由是否有内容和程度限制呢?言论自由是否是在维护社会稳定之下的呢?所以种族歧视的言论也是您追求的吗?”进行了对正方定义的追问,达成标准共识与论证义务共识:偏见指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自由指在法律体系之内,不受限制和约束,而在偏见的普遍性,存在性和伤害与利好上还存在分歧。
随后我方一辩立论,人没有表达偏见的自由,有利于减少对他人的伤害,换位来看保护了我们每一个人,同时又避免了我们走向消极。正方二辩根据反方一辩的立论提出质询问题,利用人存在认知偏差,所以所有的言论都是偏见,将偏见与言论划上等号,并以“存在即合理”的存在学理论从哲学上再次肯定了他们偏见有好有坏,接着按照他们的定义表达了对偏见的偏见就是好的的观点。
之后双方四辩进行对辩环节,双方敏捷的思维碰撞让在场的观众连连赞叹。接着双方三辩进行了盘问环节和盘问小结,双方都列举了支撑自己观点的实际例子,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观点。短平快的发问针针见血,即时的一问一答凸显了发问方的思维敏捷和回答方的随机应变,场上气氛逐渐紧张。
接下来进行的是最令人兴奋的,激烈的自由辩论环节。双方都在积极例证自己的观点,找到对方的破绽,攻破对方的观点。双方思维的交锋、沉稳的应对和伶俐的口才引发在座观众对辩题的深入思考。
双方的四辩在最后开始了对整场比赛的总结升华。反方四辩进行结辩,用如今偏见表达所带来的自杀与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展现出了表达偏见所带了的弊端,认为人没有表达偏见的倡导,可以让人们在法律之上通过道德约束来减少这些伤害。正方四辩则在最后结辩中,用希特勒的种族迫害,切实地传达出当偏见不表达后通过合理化偏见带来的巨大伤害,证明了应该让偏见自由存在的观点。自此,本场比赛的正式环节告一段落。
在最后的点评中,评委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双方的立场划分和操作的不足之处,辩手们和场下观众都受益良多。
最终,经济学院荣获2020年首度经济贸易大学“驼铃杯”新生辩论赛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