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集团的人力资源工作——或者说招聘工作愈发精细化了,直接体现就是今年首次推出的“优粮生”暑期实习计划。
暑期实习计划也是招聘,和通常的校园招聘却有着明显的异同,这种异同直接体现在招聘对象上:校园招聘招的是应届毕业生,暑期实习招的是下届毕业生。
话说回来,只需要再过几个月,下届毕业生总要成为应届毕业生的。
既然是招聘,流程、方法总是大同小异——包括招聘者,同样是来自各个单位,但放眼望去,具体人员却变了,熟悉的面孔就剩下张瀛和胡晓泉—当年他们也只是跟班儿的,现在已经代表集团或是自己单位独当一面。
哦,对,五年过来,唯一还在这个阵容中的人还有我。当然,我不是独当一面,只是因为招聘始终是我工作的内容的一部分。
同样是我最看重的一部分。
通常意义上来讲,总是爱把人力资源工作分为几个模块的:员工关系、培训、薪酬、绩效、人才发展&组织发展。可能觉得土气,如果表示成“ER、Training、C&B、PA和HRD”就洋气了些。似乎从人力资源工作的主流程来表述是简单的:选、用、育、留、出。
直接突出了选拔的重要性。
我一直觉得,把好入口关是之后各项人力资源工作事半功倍的前提。根据岗位需要,精挑细选一个合适的人,才让之后的培训有针对、薪酬有价值、评价有意义、发展有可能——不仅是个人的发展,更指组织的持续进步。这种感觉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愈发强烈。
并且,我始终认为,校园招聘更是招聘的重中之重。
相比较社会招聘,绝大部分校园招聘的同事有着天然的劣势:无工作经验、无社会阅历、无市场溢价——可谓是“三无同事”。但换一个角度来看,他们也有着社会招聘渠道选拔的同事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他们是半成品,是待雕琢的璞玉。
我总是认为员工也是企业的产品之一,甚至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企业最重要的产品——更是展品。
使用得当、培养到位的话,可以让企业的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他们的脑海,创造他们的心智模式,进而外显于他们的行为、表达。
这种“文化——心智模式——行为”的锻造方式并非仅仅适用于所谓的“大企业”的员工,“小企业”亦如是。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神,我们不能用那些大企业的文化作为参照,去批判小企业的文化。因为大企业并不等于好企业,小企业也不见得都是坏企业。如果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大企业的昨天就是小企业的今天,小企业的明天或许是个更大的企业。
从本质上来看,企业虽然也是一种组织形态,但绝不同于公共组织。企业的同样一单生意,不同的人去做,可能盈亏的结果就是不同——即使同样是盈利,也可能有明显的薄厚之分。但公共组织的同样一件工作,如果不同的人去做,结果可能同样有差异,但绝不会明显。这源于公共组织最重要的内涵之一:不以赢利为目的。
那么,“人”几乎就成为了左右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了——即我通常所谓“‘企’业,‘人’在上,‘止’于人”。这两个“人”都来源于招聘。
所以我一直都以我是个招聘者而自豪。
不止一次,有求职者、同行或是朋友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你们是凭什么决定要谁不要谁的?”面对这样宏观的问题,答案自然也非唯一。可能有人会说根据学历,有人会说根据专业,也有人会说根据岗位需要——甚至有人会说根据星座血型之类的。
我给出的答案是——要谁不要谁,我凭借的是一个招聘者的良心。
用良心来招聘看似说大了,其实不然——因为招聘不好干。在我曾经的一篇文章中,我说过,决定录取一个人的时候,我其实是在用你的今天赌未来——既赌你的未来,也赌企业的未来——也就是我们的未来。既然是赌,必然有成功,也有失败。
那么,什么是成功的招聘?我想成功与否并不能用今时今日的招聘结果去衡量:我们招到了多少个211、985的名校生?我们招到了多少个硕士生、博士生?而应该是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看看那时候的企业是什么样子:如果始终葆有竞争力与活力,始终在持续发展,我想我们可以说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前的招聘是成功的。我们所录取的人才真正成为了企业人,真正成为了推动企业不断成长与进步的永动机。
可能那个时候,当年的招聘者早已离开这个企业,但他所做的一切却给这个企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此时此刻,我是不敢断言哪个新员工日后会成为中粮的“关键先生”抑或“关键小姐”的。
也正因为招聘不好干,所以招聘者不好当。
因为好的招聘者,应该有良心。
说的再细致些,良心指的是修养、尊重、利他。
在应聘者面前,你不是你自己,而代表的是你的企业,也是他们了解这个公司最好的窗口。你的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应聘者对你所代表的公司的好恶:他们可能因为你的一句话爱上这个企业,然后死心塌地要投身其中;也有可能因为你的一个动作而初期反感这家公司,然后深恶痛绝地要敬而远之。
这个时候,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修养装不出来,更训练不出来,是你人生的积淀。个人修养的塑造与提升不能抱有任何功利之心,《菜根谭》有句话“修德需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需忘功名”是个人修养的出发点,也决定着个人修养的层次与境界。
强调修养,并非是让每一个招聘者都成为道学先生,对着应聘者一通说教。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自然展现,就像老子说的“大器晚成,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的高尚品德和卓越能力都是经历长期的磨砺,融合于平淡常态之内,显现于无形无声之中。
具备了修养,是尊重的前提。
今时今日的我们,并不知道多年之后,今天的招聘者与应聘者会不会角色对调?甚至多年之后,今天的应聘者成了招聘者的顶头上司也不是天方夜谭。今天你是否尊重应聘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是否会获得同样的尊重——可能不是来源于应聘者,但因果报应,出来混总要还。
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你尊重应聘者有多少,展现的是对自己所供职的企业的尊重、对招聘者这个身份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这些尊重相叠加,不是为了换回应聘者对你个人毕恭毕敬似的“尊重”,而是为了换回应聘者对你所代表的公司的足够尊重和信任。
说到尊重,我又要提到饱受非议的《非你莫属》了。之前专门写了一篇《非你,莫属》炮轰张绍刚,炮轰文颐,洋洋洒洒写了不少,但是不甚了了。其实《非你莫属》的问题就是一个“尊重”的问题:几个所谓“面试官”高高在上、两个所谓“求职专家”妄自菲薄、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下面围观——再加上一个始终用一种批判的态度看待求职者的主持人——要了命了,这节目能受好评才怪。
归根结底,把招聘这么严肃的一个事情当作一场秀来对待,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尊重。
那么,如何才能体现招聘者的尊重?
首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多年以前,我们也是应聘大军中的一员,因为好运获得了今天的工作机会。所以我们时常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曾经求职时的竞争者,他们的厄运让我们脱颖而出;感谢老板的赏识,给我了我们这样一个位置;感谢公司的文化,教会我们用何种方法去甄选企业需要的人才。时刻怀有这种感恩的态度,我们才不会用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应聘者,才会发自内心地挖掘他们每一个人的闪光点和长处——谁又没有缺点呢?毕竟招聘选拔的并非道德模范或是三好学生,而是合适的人才。
其次,摆正自己的定位。我们坐在招聘者这个位置上,并非是因为我们比应聘者强,只是因为我们做了这个工作。换言之,这个位置谁都可以坐。但是站在我们面前的应聘者是唯一的——不是每一个应聘者都是企业所希冀的合适人才,而我们只有唯一的选择机会。所以,招聘的大忌是把自己放在应聘者的对立面上:不要稳如泰山搬端坐在展台后面,走到应聘者中间去,主动地索取他们的简历,耐心地介绍自己的企业,慎重地给出他们求职择业的建议——假如这么做了,应聘者会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也就感受到了企业的真诚。
最后,修正自己的角色。总是有这样一些招聘者,在应聘者面前展示自己的工作经验或是人生阅历,对应聘者的长处与短处指指点点,有一些专业自己并无甚了解,却妄自菲薄。这是很致命的。尽管很多应聘者见到我们总是称呼“老师”,但我们万不可真的就把自己当了老师——即使是老师,也是术业有专攻。对于求职者简历上陌生的专业、陌生的岗位工作经历、陌生的海外学习经历和海外文凭制度,虚心向求职者请教并不丢人。倘若是像文颐、张绍刚之流一样,卖弄自己,到头来一定会有原形毕露的那一天——那样才是真的现眼。
有了个人修养做基础,对应聘者的尊重作为基本态度,那么才让“利他”成为可能。
什么是招聘中的利他?
尽管绝大多数求职者把一次求职经历仅仅看做一次求职经历,但事实上求职是有着自己的规律和方法论的。所谓利他,就是尽可能从“帮助应聘者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出发,而不是着力于“帮助企业找到一个合适的员工”。
可能有人要质疑了:明明是你的公司给你发薪水,你为什么要首先对应聘者负责?
事实上这并不矛盾。
帮助应聘者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他会如鱼得水,被激发出全部潜能,经过不懈努力,获得社会地位、高额的薪水,从而给他的家人带来高水平的生活。更进一步说,他在自己的岗位上真正贡献着他能够为这个社会贡献的最大力量——这是最高尚的“利他”。
而如果把“帮助企业找到一个合适的员工”作为招聘工作的出发点,从目前来看TA可能很优秀,但今后呢?他是不是适合企业的培养方式?未来会不会有适合TA的职业路径?毕竟,能够攀上职业生涯金字塔顶峰的从来都只是凤毛麟角,这些幸运儿以外的人在这种竞争中逐渐沦为平庸或是被淘汰。
一个懂得“利他”的招聘者,往往会给每一个人提出建议,帮助他们找到一座适合自己的小金字塔;而不是把一群人放到一个大金字塔下面,看着他们优胜劣汰。
说的具体一些,就是那些虽然不适合我的企业的应聘者,我们也不要简单地把人家淘汰了事,而应该提出中肯的建议,告诉TA可能会有什么行业、什么岗位更适合TA。
我是这么说的,我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我从来不用关键词搜索来过滤简历,基本上“简历必看”。这么做很累,但是我不希望把一个应聘者的命运交给机器去决定——因为机器只能识别关键词,它看不到这些文字背后所代表的人的内心世界。
所以我从来不会对所谓的名校生另眼看待,能考上清华而不是去了清华池只能说明你会考试,仅此而已——学习好并不等于能干并且干得好。我所看重的是你的逻辑性、系统思考能力、执行力、再学习的能力等等素质。总结起来,我看重的、想招聘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你头顶上的名校光环。必须承认,有些时候,这些光环只是看起来很美。
所以只要有条件,我从来都会在面试之后,和应聘者单独沟通,帮助TA修改简历,帮助TA分析发展方向;
所以对于明显不符合岗位要求的简历,我从来都是拒收的。当时可能会让应聘者很是难堪,但是我会告诉TA:一份装帧精美的简历并不便宜,我今天退给TA并非是对TA的否定,而是认为这份简历属于更适合TA的公司。假如一定要给我,它逃不过被送进碎纸机的命运——损失一份简历,可能最终失去的是一个和应聘者真正有缘的HR看到TA的机会。
修养、尊重和利他,假如能够真正做到这三点,我想这样的HR是有良心的,是会真正受应聘者欢迎的——他所代表的公司也会真正被应聘者认可。
写了这许多,估计会有人说我太矫情:“哪有这么多废话啊!哗众取宠!招聘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了!”我不想过多解释,我只想问一个问题,所谓本文的结尾:“招聘者们,假如有一天你去应聘,你是希望碰到张绍刚、文颐之流的招聘者呢?还是希望碰到一个有良心的招聘者呢?”
答案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