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推动五育融合促进心理健康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学生处定于4月至6月举办2025年大学生心理健康季活动。具体补充的活动通知如下。
一、活动方向
不断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切实增强学生对国家建设发展和个人成长成才的使命感和自信心,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活动内容
聚焦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心理特点,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季为基础,在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等方面积极拓展创新。
1.画中有话——心理漫画、剪贴画征集大赛(增加赛道)
作品要求:参赛者可以个人参赛,也可组合参赛,每个作品不得超过3位参赛选手。参赛作品共分为“生命之美”“劳作之美”“运动之美”三个子主题,要求作品以图片形式呈现,包括绘“画”作品和画中表达的“话”语。
(1)“生命之美”主题:用漫画或剪贴画体现青年学子对于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如大学生活中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成长,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坚韧与顽强,与人交往和互助中的情感联结等,体现生命韧性。
(2)“劳作之美”主题:用漫画或剪贴画记录农作物种植、集体烹饪、值日大扫除、公益与志愿服务等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感悟,体现劳动健心、美育润心。
(3)“运动之美”主题:用漫画或剪贴画体现日常体育锻炼、趣味竞技比赛、素质拓展活动等对于青年学子调节情绪、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意义,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作品形式:
1.原创绘画赛道:以手绘或板绘等形式进行漫画创作,通过细腻笔触描绘大学生活中的心理成长图景。作品内容需展现大学生活中的心理活动、生活体验及内心感悟,通过艺术的独特魅力,传递温暖的人文关怀,打造治愈心灵的重要媒介。
(1)漫画形式
可手绘,可电脑绘图,可单幅漫画,可四格漫画,也可连环漫画,如是连环漫画要求标明序号;可彩色,也可单色。
(2)剪贴画形式
可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剪贴制作,可单幅,也可连环多幅,如是连环多幅作品要求注明序号;可彩色,也可单色。
2.AI绘画创作赛道:借助人工智能AI绘图工具进行漫画创作,通过科技赋能拓展心理表达边界。作品内容需展现大学生活中的心理活动、生活体验及内心感悟,在人机共创中探索心灵成长的数字化表达,以科技之光点亮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需使用制作AI工具进行创作;可单幅漫画,可四格漫画,也可连环漫画,如是连环漫画要求标明序号;可彩色,也可单色;需注明AI 模型名称和创作记录(提示词、修改迭代记录等)。
材料提交:(1)作品以“作品形式(漫画/剪贴画)+作品主题+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命名。
(2)作品需要提交报名表(附件1),写明每幅作品的名称、作品形式、创作者姓名、联系方式、指导教师姓名(每幅作品不超过一位),文件为WORD形式,以“姓名+心理漫画、剪贴画大赛报名表”命名。
(3)作品需提交原创声明(附件2),需包含本人手写签名,文件为WORD形式,以“作品形式(漫画/剪贴画)+作品主题+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原创声明”命名。
(4)原创绘画赛道作品需提交原创声明(附件2),需包含本人手写签名,文件为WORD形式,以“学院+作品形式(漫画/剪贴画)+作品主题+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原创声明”命名。
(5)AI绘画创作赛道作品需注明AI模型名称和创作记录(附件3),需包含本人手写签名,文件为 WORD 形式,以“参赛学院+作品赛道+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创作记录”命名。
(6)所有材料打包压缩包,于4月28日12:00前发送到邮箱:cuebeco@163.com,邮件主题注明“心理漫画、剪贴画征集大赛+姓名”。
2. 沙漠绿洲的旅人蕉”心理游园会(新增)
主题背景:首经贸的代表意象是骆驼,引申心理环境为沙漠绿洲。在这个背景下,选取“沙漠绿洲的旅人蕉”作为本次心理游园会的主题。
沙漠绿洲中的旅人蕉以独特生存策略突破自然极限,为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提供隐喻范本。垂直根系系统。向下扎根30米穿透岩层,直达地下水脉,象征深度自我觉察与潜在心理资源的挖掘(如抗逆力、创造力)。动态蓄水机制。每片叶柄基部可储水4.5升,暗喻个体优势(共情力、行动力)的持续积累与精准调用。创伤自愈能力。叶片被划破取水后24小时内自动愈合,类比心理韧性的动态修复过程。
同时,旅人蕉的扇形叶片阵列形成天然遮阴走廊,对应朋辈支持与师生联结的缓冲作用;“按需释放水分”机制与心理弹性理论高度契合,强调能量管理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
大学生目前存在人际关系、情绪问题等众多心理问题,也存在着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投射标签。本次心理游园会将以植物逆境生存的隐喻替代标签化认知,引导学生拂去蒙在心上的灰尘,感受潜在心理资源,发掘自身个体优势。
活动计划:1、活动时间
5月14日、5月15日,后续通知具体时间安排。
2、活动地点
三食堂广场
活动内容:“沙漠绿洲的旅人蕉”心理游园会共有10项活动,学生每成功参与一项活动即可获得一个绿洲能量(盖章),不同数量的绿洲能量可有几率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品。
游园会板块 |
游园会象征 |
活动项目 |
个体认知 |
根系探索 |
蒙眼自画像 东问西答 偏旁部首组字 |
情绪管理 韧性培养 |
叶片补给 |
情感冲击球 愤怒的小鸟 倒放挑战 穿越火线 |
人际联结 未来构建 |
绿洲共创 |
幸福传递箱 声音邮局 手掌印轮廓 |
四、活动形式
所有同学均可以自愿参与游园会活动。
同学自行前往三食堂广场参与活动,参与3个及以上活动即可获得奖品。
3.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比赛(新增)
活动形式:分设“知识竞答”和“科普宣传”双赛道,均为线上形式。
(一)心理知识竞答赛道
1.初赛:5月7日通过“雪绒花心理”微信公众号发布竞赛初赛试卷二维码或问卷星链接,北京市各高校在校生自主扫描二维码或问卷星链接参与竞赛。5月15日中午12点截止初赛答题。根据初赛分数排名,共设置50位同学进入复赛。
2.复赛:5月20日通过“雪绒花心理”微信公众号发布知识竞答赛道进入复赛的同学名单以及复赛答题二维码或问卷星链接,5月25日中午12点截止复赛答题。5月30日前,通过“雪绒花心理”微信公众号发布最终获奖名单。共设奖项17个,根据分数和答题时间进行综合排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3.注意事项:需准确填写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作假、不完整或有误者视为放弃参赛。
(二)心理科普宣传赛道
作品主题:主题需结合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或心理现象,结合践行实际,从以下三项中任选其一进行创作:谣言粉碎机、解忧小锦囊、心灵健身房。
(1)谣言粉碎机:收集常见的心理健康误区或谣言,进行科普澄清,传播科学的心理知识,例如“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询”“抑郁症就是矫情”等。
(2)解忧小锦囊:结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或心理现象,给出科学的解释、分析、处理方法和建议等,例如“什么是拖延,如何改善拖延”等。
(3)心灵健身房: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自我保健、提高身体-心理素养提出切实可行、科学简单的行动指南,例如“每日健身健心小tips”“通过正念冥想缓解身心压力”等。
(4)自拟主题。内容围绕五育并举的五项内容:“以德润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分享心得体验。
活动要求:(1)内容要求:全文1000-1500字之间,字体选择宋体小四,1.5倍行距,内容原创,严禁抄袭。
(2)图片要求:3张配图,JPG格式,大小不超过50M,标注来源。
(3)其他要求:如有引用内容,参赛者须在作品内明确标注出处。主办方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内容严禁含有违法信息,不得有种族、宗教、性别、身份歧视,不得泄露国家或商业机密,不得污蔑民族传统文化,不得侵犯他人隐私,不得污蔑、诽谤他人。为确保比赛公平性,作品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4)AI要求:慎重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鼓励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撰写文字内容;图片若由AI生成,请清晰标识。
材料提交:小组需于4月28日中午12:00前按附件4模板填写,递交报名表、科普文至邮箱cuebeco@163.com(报名表信息不完整或漏交的视为放弃参赛)。邮件标题为【经济学院+主题+作品名】,报名表为word格式,科普文word和pdf格式各一版,图片按照最终呈现效果插在正文中,如涉及引用部分需标注来源。
4.健身健心体育活动(新增)
活动目的: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的“以体强心”理念,我校开展健身健心体育活动。
活动形式:线上活动。
活动内容:由北京市录制并发布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的教学视频。心理中心将在微信公众号上转载相关教学视频,感兴趣的同学广泛参与学习,可集中学习或个人学习,同时撰写心得体会。
5. AI心铭音乐会(新增)
本活动旨在探索以AI技术为媒介赋能心理健康,展现“科技+人文”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潜力,鼓励学生在参与AI艺术实践中释放情绪、认识自我,为数字时代的人际联结与精神共愈提供创新范式。
活动形式:AI生成原创作曲(Suno、Udio等)、AI影像(即梦、可灵、Vidu等)。
材料要求:每名学生最多提交2件AI原创音乐作品或MV(含AI辅助作曲/填词)MP3/WAV/MP4(提交格式为“学院+姓名+作品名”)及该音乐作品的创作思路WORD(提交格式为“学院+姓名+作品名+创作思路”)。
所有材料打包压缩包,于4月30日12:00前发送到邮箱:cuebeco@163.com,邮件主题注明“AI音乐材料+参赛选手姓名”。
提交的音频作品须为MP3/WAV格式,音乐MV须为MP4格式,时长均不超过5分钟,另需附200字左右AI创作思路说明。
6. 我与AI共读一本“心”书(新增)
本活动旨在依托 AI 人工智能技术,开启心理学类书籍的创新阅读体验,聚焦阅读心理学书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与能力提升的积极影响,助力大学生在阅读中实现心理调适与自我提升。AI不仅为阅读提供全新方式,更成为深化理解、促进交流的伙伴,让心理学书籍阅读在 AI 赋能下迸发新活力。
活动对象:全体在校大学生,参赛者可以个人参赛,也可组队参赛,每个作品不得超过5位参赛选手和每校不超过1位指导教师。
活动形式:参赛学生运用AI工具对学校推荐或自己选择的心理学类书籍进行研读,在阅读助力心理调适、积极心理品质塑造、提升学习能力、促进科学研究等方面,分享自己的“AI共读”故事,总结展示AI在扩展自己对书中心理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反思自身心理状态方面的作用,以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和AI互动的过程中心理的成长和变化。
本活动引导学生运用AI工具提升阅读心理学类书籍的感悟和收获,通过将阅读中或生活中的困惑、感受与AI进行对话,深化学生的认知,打破传统阅读的单向输入模式,在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自我觉察、心理调适能力以及行动力。形成“阅读-对话-实践-反思”的可持续心理自助模式,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管理”的转变。
活动要求:(一)作品要求
每组参赛队伍须提交一套作品,作品包括以下内容:
1份【报名表】扫描件(详见附件5)。
1份【AI对话集】:提交与AI进行的对话记录,完整呈现3轮以上深度互动内容。格式为“jpg”,像素大于300dpi。
1份【深度阅读笔记】:1000字以上,word版本,包含书中引发你思考、感受的核心理论,与AI互动后的自我觉察、情感流动、认知重构、行动转化等。
1份【心能转化视频总结】:对借助AI工具阅读书籍的心路历程进行呈现,例如“心理困惑→AI工具介入→认知重构→效能跃迁”的过程。请使用耳机或专业录音设备收声,确保音质、画面清晰。作品要求横版录制,格式为mp4,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视频长宽比为16:9,时长不超过3分钟,大小不超过300M。
1份【原创和作品授权声明】:见附件6。
其他要求: 1.参赛作品严禁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不得含有种族和宗教及身份歧视,不得污蔑民族传统文化、泄露国家或商业机密、侵犯他人隐私、污蔑或诽谤他人人格、歧视残疾人等内容。
2.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本人或团队原创,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严禁剽窃、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如有引用,请提前联系原作者确认,并在作品内明确标出。主办方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
3.主办单位对参赛作品有收藏、展览、研究、出版及宣传权,不再另付稿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
材料提交:所有材料打包压缩包,于4月25日12:00前发送到邮箱:cuebeco@163.com,邮件主题注明“参赛学校+AI共读+作者姓名”。
三、工作要求
1、参赛作品严禁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不得含有种族和宗教及身份歧视,不得污蔑民族传统文化、泄露国家或商业机密、侵犯他人隐私、污蔑或诽谤他人人格、歧视残疾人等内容。
2、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本人或团队原创,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严禁剽窃、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如有引用,请提前联系原作者确认,并在作品内明确标出。主办方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
3、主办单位对参赛作品有收藏、展览、研究、出版及宣传权,不再另付稿酬。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
四、评奖规则
1. 学院奖励规则
(1)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0.1分;
(2)推荐至学校的作品,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0.2分;
(3)推荐至学校的作品并获奖,一、二、三等奖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分别加0.7分/0.5分/0.3分。
注:不同活动可累计加分,同类活动仅取最高计分。
2. 学校奖励规则
一等奖:占参评数的2%
二等奖:占参评数的4%
三等奖:占参评数的6%
颁发获奖证书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焦禹 电话:010-83952153
经济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202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