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始建于1974年的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理论班。1977年组建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经济系,1981年更名为经济系。1995年因北京经济学院与北京财贸学院合并组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改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2004年学校院系机构调整,经济系整合学校部分专业和师资力量组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一)北京经济学院政治理论班

1974年,北京经济学院成立政治理论班,设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两个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

(二)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系的建立与发展

1977年3月12日,北京经济学院领导小组决定,在政治理论班的基础上建立政治经济系,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政治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1979年10月,北京经济学院领导小组决定经济史教学工作由政治经济系负责。

1981年,政治经济系更名为经济系,并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设立了经济法专业(本科),并与城市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时开始招生。同年,政治经济学专业更名为经济学专业。

1986年,按照北京市政府的建议,城市经济管理专业调出经济系,单独成立城市管理系,调整后的经济系设经济学和经济法两个本科专业,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硕士研究生专业。

1987年,经济系在留学生汉语班中开设经济类课程。

1988年,经济法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9年,于1987年更名为城市经济管理系的城市管理系撤销,城市经济管理专业重新划归经济系。

1990年,经济系获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3年,经济法专业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经济系开始招收本科留学生。

1994年,经济系设立国际经济专业,撤销城市经济管理专业。

(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的发展

199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经济系。

1997年,经济法专业划归法学系。

1998年,因教育部学科调整,国际经济专业调整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999年,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停止招生,同年,政治经济学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0年,经济系获批国际贸易学和西方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2年,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的发展

2004年,原商务管理系贸易经济专业、原信息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和原理论教学部讲授西方经济学课程的部分教师调入经济系,组建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学院下设经济学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3个本科专业,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和数量经济学5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和数量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专业;经济学专业获评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西方经济学”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现代商业经济学》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5年,经济学院设立经济学(实验班)并于同年开始招生;与法国合作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双学位项目启动;《经济预测、决策与对策》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6年,经济学院获批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国防经济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同时增加国民经济学和国防经济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开始招收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经济学院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班);《经济博弈论基础》《国际贸易——理论 政策 实务》《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7年,经济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经济学院开始招收攻读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的留学生(英文项目);国民经济学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增设国民经济学系;经济学专业获批为首批教育部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国际贸易”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2008年,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产业经济学获批北京市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政治经济学”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由于在“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经济学院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报关实务》《品牌创建与管理》《计量经济学简明教程》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9年,经济学院获批教育部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国际经济学”课程获评教育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2010年,西方经济学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同年获批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国际商务”课程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2011年,经济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经济学院设立贸易经济专业高水平运动员班并开始招生;学院开始招收攻读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英文项目)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经济学院成为北京地区高校经贸类专业群建设牵头单位;《经济学教程》《期货市场——理论与实务》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2012年,世界经济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2位;经济学专业获评教育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2013年,经济学院在贸易经济专业设立贸易经济(卓越班),同年,经济思想史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政治经济学”获评教育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国际商务”课程获评教育部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文授课品牌课程;由于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经济学院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预测与决策概论》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2014年,经济学院调整系部设置,拆分原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设立经济学系、国民经济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和贸易经济系;《经济博弈论基础》入选“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针对本科生实习开展小学期制,学生集中前往实习基地参与10周实习;开办研究生“读经典·厚基础暨导师与研究生联合科研成果”研讨会。

2015年,经济学院举办中法合作十周年纪念会;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的“外培计划”项目启动。

2016年,经济学院成立学院发展与学科建设战略指导委员会;召开首届国际学生学术论坛Understanding the World;在北京现代建立了第一个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经济学院设立商务经济学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校友周梦楠在学院设立首个院级奖助学金“佳文助学金”。

2017年,经济学院举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经济学院启动与意大利罗马二大合作的研究生双学位项目。

2018年,经济学院联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共同成立了“中欧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院增加办公用房面积200余平方米,对三个教学系的办公环境进行了改造;贸易经济(卓越班)停招。

2019年,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专业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商务经济学本科专业停招;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数量经济学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2020年,贸易经济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际贸易》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

2021年,经济学院调整系部设置,成立数量经济系;经济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成立校级科研机构北京自贸区研究院;“国际经济学”课程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微观经济学”课程获批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获批北京高校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拔尖 国际 应用’三维并举融合发展的经贸人才培养模式16年探索与实践”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2年,“产业经济学”课程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2023年,“微观经济学”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2024年,经济学院成功获批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学科建设的重大历史突破;获批数字经济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立数字经济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贸易经济专业高水平运动员班停招;经济学院调整系部设置,拆分原国民经济学系,将原国民经济学系中的世界经济学科教师并入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原国民经济学系中的国民经济学学科教师,以及经济学系和贸易经济系中部分从事数字经济相关研究的教师,组建成数字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