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经济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题为“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挑战与机遇——来自美国对华芯片限制的思考”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张古鹏教授主讲,杜鹏程副院长主持。
张教授首先回顾了美国对我国芯片封锁的历史,从2018年美国司法部起诉中国芯片制造商福建晋华集成电路公司开始,到2023年美国、荷兰和日本三方联合宣布限制芯片制造设备出口,再到2024年美国商务部对台积电的最新限制措施,详细梳理了美国对华芯片限制的脉络。
随后,他聚焦于中国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通过分析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发展历程,从1.0时代的“两弹一星”到2.0时代的民营资本蓬勃发展,再到3.0时代的国家科技资本兴起,详细展示了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和适应性。同时,张教授指出,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需要进一步优化计划与市场手段的结合,激发市场的创新活力,同时重视攻克关键卡脖子技术,如光刻机技术。
在讲座中,张教授以华为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其应对美国技术封锁的策略被特别提及。华为通过提前储备芯片、拓展新业务领域、自主开发操作系统以及实施“天才少年”计划等措施,展现了中国企业在逆境中的韧性和创新能力。
最后,张教授强调了维护良好的国际关系环境的重要性,提出应进一步放宽外籍人员在华工作的限制,保持与海外的积极沟通和交流,充分激发市场的创新活力。
讲座结束后,张教授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他耐心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并就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与会听众纷纷表示,张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对他们的学术研究和未来工作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