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日中午,经济学院“青椒成长记——课程思政之课堂教学分享”研讨会在博学楼736会议室顺利举行。会议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为主题。学校第二届课堂教学卓越奖获得者徐雪教授,教学新秀奖、课堂教学优秀奖一等奖获得者汪洋副教授与青年教师们分享了课堂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全院三十余名教师参加了分享会。
学院副院长赵家章老师介绍了学校第六届本科教学大会精神,强调了大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的主题。未来三年,学校将坚持“以本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大类培养改革,加强一流专业建设、着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把握新一轮审核评估精神,落实教学评价改革,鼓励教学改革研究,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逐步推进专业思政建设,打造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目标。
徐雪老师用“五心”分享了自己走上教学工作的历程和育人初心,即“敬畏心、责任心、关爱心、上进心、平常心”,着重强调了作为教师始终要保持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对教学工作始终保持敬畏心,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每一节课都要做好课前准备、课堂设计和规划,尊重课堂的严肃性。对待教学工作要有责任心,有职业责任感,尽可能快的记住班上学生的名字,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注学生课堂表现的变化,因材施教,及时给予干预和帮助。对学生要充满关爱心,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业困难的学生不放弃,鼓励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尽到为人师表的责任和担当。
始终保持上进心,徐雪老师强调“给学生一碗水必须要有一桶水”,要对知识保持敬畏之心,永葆求知热情,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要勇于探索。最后,徐雪老师建议青年教师要对荣誉和评价保持平常心,辩证地看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学评教”的成绩和所取得的荣誉。
汪洋老师从“教学者要先受教育”的育人初心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汪洋老师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谈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的获取并不是教育的终点,教师要有主动更新知识的意识,要站在教育者的视角将新知识新理念有机融入课堂,带领学生学会分析、甄别并有效使用有益信息,掌握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有更多的获得感。并将自己授课时同步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教学内容的经验进行了分享。汪洋老师还分享了“教学相长”的经验,她提到大数据的时代赋予了知识更新迭代更多的可能性,要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和同事,即做到科研与教学相长、师生间的学习相长、教师同事间的相长。她表示欢迎新入职的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建设精品课程。
最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军和党委书记解小娟做总结发言。王军老师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敬业爱业的职业态度,指出教学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要重视课程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以研究的方式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解小娟书记对两位老师的分享表示感谢,希望青年教师视三尺讲台如自己的声誉,“厚植理论、五育并举”当好学生成长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