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推动高校与地方在实践育人、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深度融合,4月11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团委、经济学院联合全国乡村网红办一行赴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走访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红色文化传承、特色农业调研与文旅融合发展,旨在通过实地走访与互动体验,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与青年实践成长的协同路径。校团委书记胡文、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美慧、河北镇党委书记吕言飞参加了本次调研。
在河北镇党委副书记董新华等同志的陪同下,调研团一行走进河北村村史馆,深入了解河北镇厚重的红色历史和发展脉络。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实物、一幅幅真实的影像资料,调研团沉浸式感受了河北村从革命老区到新时代发展典范的奋斗历程。现场讲解员围绕村庄发展沿革、党员模范事迹、乡村治理经验等进行了生动讲解,大家驻足观看、认真聆听,不时交流心得体会。
随后调研团前往河北村北京惠客栖山农业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沁州黄小米”等特色农业项目的发展现状。在河北镇
河北村党支部书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安少奇的介绍下,大家深入了解了合作社在推动品牌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方面的具体做法与实践成效。调研团对合作社在产业升级、带动农户增收、打造区域农产品IP等方面的经验表示高度认可,并围绕高校青年参与农业创新、实践育人融合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座谈交流环节在河北镇修德谷传统文化体验基地举行。河北镇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徐敬尧率先发言,他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团委、经济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河北镇在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文旅融合及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他提到,修德谷传统文化体验基地作为河北镇打造“文旅+乡风文明”示范项目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持续开展国学教育、非遗体验、乡风文明建设等活动,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辨识度的文化品牌。他表示,希望通过与高校合作,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项目共建,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与基层文化振兴“双向奔赴”。
胡文随后发言。他表示,此次河北镇之行是学校落实实践育人、推动校地协同育人的一次有益探索。他充分肯定了河北镇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创新举措,并表达了学校在人才支持、项目共建等方面的积极态度。他希望与河北镇就修德谷基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工作,未来将依托校内资源优势,持续输送青年力量参与乡村文化活动,推动党建带团建与地方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他希望通过挂牌共建和主题实践项目等方式,把高校理论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实现共赢发展。
在随后交流中,双方围绕青年学生社会实践、地方文化品牌传播、创业孵化与基层人才培育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此次座谈为进一步推动高校与地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搭建了良好平台,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青年力量与智力支持。
校团委文化艺术部部长孙蕾、宣传部部长肖潇、活动保障部部长艾可拜尔·阿不都热依木、办公室主任孙宏皓、组织部副部长高诗怡、经济学院分团委书记陈晓、
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赵健翔、河北镇市民活动中心主任谢朝晖、河北镇宣调科科长田芳、河北镇河北村第一书记陈奇辰、河北镇宣调科干事武英成、河北镇旅游办干事张宇晨、河北镇司法所干部李勋来、河北镇修德谷传统文化体验基地负责人蒋丽、全国乡村网红培育总部基地副主任刘翀、全国乡村网红办总部培训基地培训部副主任霍学民、全国乡村网红办乡风文明多媒体中心副主任胡翔出席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