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1日两晚,经济学院展金泳老师在《应用实证计量经济学》第四讲中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双重差分(DID)估计及其前沿应用。课程内容涵盖了五个主要部分:“DID概述”、“DID理论基础”、“DID结果及检验”、“DID的拓展”以及“DID论文的其他实证设计”。
课程开始,展金泳老师通过1918年流感大流行对当时孕妇所生婴儿长期影响的研究案例,引入了双重差分模型的基本概念,并详细阐述了DID方法的优势及其局限性下的适用场景。随后,他结合模型与图形解释了DID模型的基本结构,介绍了不同类型的DID及其应用场景,并列举了一些经典的实证研究供学生参考。
在进一步的讲解中,展金泳老师通过三篇实证论文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准确识别处理组与对照组,并结合具体实例深入讲解了时间选择、固定效应、聚类以及变量设置的技巧,同时解析了交互项的含义及解释。他还特别强调了平行趋势检验作为DID方法核心前提的重要性,并在分析平行趋势与动态效应之间的关系时,展示了在Stata软件中执行平行趋势检验与动态效应绘图的具体代码。此外,他还讲解了预期效应检验、安慰剂检验、培根分解以及异质性处理效应的操作方法。在关于DID模型的拓展部分,展金泳老师介绍了三重差分模型、PSM-DID(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事件研究法及福利效应的应用,扩展了DID模型的应用范围。
最后,展金泳老师讨论了DID论文中的其他实证设计问题,包括稳健性检验的概念,以及如何处理内生性问题、变量设置偏误、样本选择性偏误和模型设定偏误。他还通过具体的论文示例讲解了异质性分析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实证研究中的代码操作,并借助中介效应模型的机制检验强调了机制分析在DID模型中的重要性。展金泳老师还鼓励学生们探索DID模型的更多拓展分析,以推动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
本次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穿插了大量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分析,极大地加深了同学们对DID模型的理解,提高了大家的应用能力。至此,第四讲课程圆满结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