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14:00在博纳楼第七会议室,经济学院举办了第二期“名家讲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桂军教授做了题为“从学术视角看中美贸易摩擦”的讲座。讲座由经济学院院长王军教授主持,来自经济学院的近百名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本场讲座。
林桂军教授从美国为何目标针对中国,中美之间关系的界定,美国国内争议最多的问题,以帕累托最优为基础的自由贸易为何衰落,美国的产业政策的转变,美国贸易逆差的由来以及中国的反制等几个方面细致地讲解了中美贸易的根源、进展以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首先,林桂军教授分析了为何美国会针对中国发动贸易摩擦。一是美国的霸权受到了挑战,起源是NIC 2008年公布的报告《全球格局2025》,报告指出美国的霸权持续时间只到2025年,之后世界将会进入多极化,这让美国感受到它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和挑战。二是中美之间关系的转变,美国将中国定义为竞争者,认为中国在未来会成为其最大的威胁。三是美国国内矛盾转嫁,林教授指出美国国内的就业主要由国内的因素决定,与中国的对美贸易没有直接关系。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摩擦实质上是将国内的矛盾巧妙的转嫁到国外,以达到转移公众视线,缓和国内矛盾的目的。
之后,林桂军教授探讨了中美贸易战以来,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格局受到挑战的原因。首先是以帕累托最优为基础的自由贸易理论开始出现衰落,以往的理论并不能解释一些国家遭受损失的现象。其次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民粹主义三元悖论的提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民主、主权和全球化只能选其二,为了维护美国的民主和主权利益,美国需要抵制全球化。
接下来,林桂军教授指出,美国采取的减税等一系列措施实际上是为了让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出去,以达到限制中国发展的目的;中国是拥有良好投资环境的国家,美国指责中国投资环境的不公平缺乏依据;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对双方而言损失都是巨大的。
最后,林桂军教授针对中国的反制措施提出了相关看法,认为降低中国对其他国家进口的关税,同时提高中国对美进口的关税是最有效的反制措施。该措施可以打开其他国家在华的市场份额,同时减少美国在华市场份额,从而达到反制效果。
随后,与会师生与林桂军教授进一步沟通交流。经济学院郎丽华教授对本次“名家讲堂”进行了总结,讲座在师生们与林桂军教授的激烈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