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应经济学院邀请,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刘霞辉研究员来到我校,在博学楼724教室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趋势与前景”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连城教授主持,经济学院教师和全校部分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上,刘霞辉研究员围绕其带领的研究团队近期从事的关于中国中长期增长的趋势与前景的部分科研成果,详细介绍了增长阶段的划分、基于人口和就业因素实际产出的恒等式分解、标准生产函数核算框架下的三因素分析与预测、资本效率提升的功效与意义、居民收入与消费状况发展前景展望、政策建议等方面。刘霞辉研究员指出,当前经济结构性减速通道打开后,对未来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增长前景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特征以及其他国家尤其是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可划分为2013-2018年以及2019-2030年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经济改革是否到位将会对未来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产生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刘霞辉研究员从人口、就业因素实际产出的恒等式分解入手,结合1985-2007年和2008-2012年两个阶段测算数据,对未来2013-2018年以及2019-2030年两个阶段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预测,认为在未来人口转型,劳动参与率增长率和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由正转负。之后,刘霞辉研究员又介绍了利用标准生产函数核算框架,对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全要素生产率(TFP)三因素增长率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指出未来发展阶段资本投入增长率不断下降,劳动投入增长率将成为负值,未来提高潜在增长率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TFP增长。最后,刘霞辉研究员还对资本效率提升的功效与意义、居民收入与消费状况发展前景展望等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未来经济发展阶段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刘霞辉研究员的报告深入浅出、用语精辟、资料翔实,赢得了与会师生的阵阵掌声。报告会结束后,刘霞辉研究员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对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刘霞辉研究员的平易近人、严谨务实的学者风范也给在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