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开在阳光下的一朵雪花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已经圆满落幕,经济学院共派出43名赛会志愿者和22名城市志愿者参与到相关服务保障工作之中,做为志愿者的他们,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格言的践行者,也是“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的传播者。为深入发掘我院志愿者中的青年榜样,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迎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和党的二十大,经济学院分团委推出《ECOer冬奥记忆》专题,将志愿者们的先进事迹予以展示,勉励全院同学发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共同上好冬奥会这堂“大思政课”,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思想先进、素质过硬”的共青团队伍。
张新旭,来自经济学院2019级经济学三班,现任经济学院分团委常务副书记,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一名交通设施志愿者,她的主要工作是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为乘坐T3团队车辆的国际奥组委委员和运动员提供语言翻译、场馆指引等服务,在寒冷的天气里也依然坚守岗位,展现首都大学生的热情与专业。
四年前,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周期,我还是高中生时便在心里深深埋下了一颗助力北京冬奥的种子。自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官方报名通道开启,我怀着初心在第一时间报名申请,让这颗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最终经过选拔和培训成为一名服务于交通领域的赛事志愿者,为国内外宾客的交通出行提供保障。在冬奥会正式开幕前,交通设施志愿者们就已经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与调度师傅对接日常工作,熟悉各个竞赛场馆的英文名称及比赛项目,做足充分准备为外国友人提供出行交流的语言保障。志愿者们还在驻地酒店共同度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春节。除夕夜晚,结束服务的交通设施T3团队的助理志愿者们上好最后一班岗,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回到驻地酒店后我们一起剪窗花、写书法、包饺子。对于我们大多数志愿者来说,这是第一次离开家人度过新年,但是我们却一起迎来了一个年味满满、意义非凡的虎年。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玲珑塔每日更新倒数日,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最为瞩目的开幕式。2月4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办。虽然自己未能亲眼目睹现场盛况,但是依然在驻地酒店清楚听见了从鸟巢传来的烟花绽放的声音,形似“迎客松”的烟花闪耀夜空的同时也照亮了我眼里的泪光,能够以冬奥会志愿者的身份见证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我感到无比荣幸。晶莹剔透的奥运五环破冰而出,迷路落单的小鸽子被领回家,雪花形状的主火炬台缓缓升空,每一个精彩瞬间都让人难以忘怀。历经七年筹备,承载万众期待,“双奥之城”北京再一次让世界看见更加开放、自信、从容的中国,用独特的中国式浪漫点燃冰雪激情,真正如约做到了向全世界奉上一场兼具文化与科技的盛宴。
我的冬奥之旅是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尾声的。我被分配到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上岗工作一个月,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在绚丽多彩的灯光中,留下了一段又一段难忘的经历。在冰立方,我协助司机师傅们与外宾交流,为宾客们提供乘车引导的业务也变得逐渐娴熟,全力以赴提供周到的服务,希望在寒冷天气中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志愿者的热情与温暖。当然,温度也是可以双向传递的,提供服务的我也通过与每一位国际友人的交流收获了惊喜与感动。问题解决的声声道谢、送行分别的次次挥手以及收到赠与的小小徽章都给我带来了犹如在阳光下如沐春风的幸福感。在我遇到的诸多外国友人中,也不乏有一些会说一口流利中国话的外宾。来自国际奥组委的一位外国友人在除夕的那一天用中文对我说“新年快乐”;从事媒体工作的一位外国记者用“你好”和我主动打招呼;来自日本的一位年轻宾客告诉我他正在学习中文,我们用中文沟通融洽。当听见他们口中亲切的中国话,一种难以言表的民族自豪感从我的心底翻涌而上。此外,一位来自美国的女士向我称赞北京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繁荣,她告诉我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再来北京走访名胜古迹。这些向外宾提供志愿服务的经历,让我真正切身体会到了世界各国对于中国文化的强烈认同感,这正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上升的表现。我们这些参与冬奥会的大学生不仅是提供语言翻译、协助各项事务的志愿者,更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传播者。
“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在故乡在远方都一样闪亮……”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再次唱响开闭幕式主题曲《雪花》,回想这些天的工作时光,这场冰雪之约里每一位志愿者又何尝不是一朵小小的雪花呢?何其有幸,我们生长在祖国繁荣昌盛的阳光之下,成为所谓的“双奥一代”、“冰雪一代”。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一朵雪花看似渺小,但是每一朵雪花都有自己重要的职责所在,每一位志愿者都缺一不可。阳光下的我们努力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开在阳光下的一片雪花,自信大方地闪耀点点光芒,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友好的微笑开展志愿服务,今后我们也将以朝气蓬勃和满满活力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