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产业链高水平开放”学术研讨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远楼天朗厅成功举行,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产业链现代化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商务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会议。
开幕式环节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链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闫云凤教授主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赵家章教授致辞。赵家章书记首先向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和感谢,并回顾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历史,他强调,依托校级平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在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产业链高水平开放”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于凝练学术研究方向、打造产业链高水平开放科研团队具有重要意义。
闫云凤教授进一步介绍举办研讨会和组建“产业链现代化研究中心”的初衷和理念。她指出,入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以来,感谢学院的培养以及专业负责人郎丽华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希望传承“传帮带”理念,通过成立“产业链现代化研究中心”,为青年教师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助力团队提升科研水平,为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截至目前,研究中心成员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Ecological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国际贸易问题》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主旨发言第一环节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颖研究员、北京市商务局运行指导处朱忠文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沈铭辉研究员分别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服务首都工作的经验做法介绍”“自贸试验区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亚洲的转型”为题发表主旨演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郎丽华教授、毕钰老师、张宸妍副教授分别就上述话题进行学术对话。
主旨发言第二环节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李馥伊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巩冰老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郑休休副教授分别以“我国区域开放演进历程、困难问题及政策建议”“金融支持产业链升级: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内在动力”“新形势下贸易壁垒与产业转移的一些探讨”为题发表主旨演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朱光老师、邓利静老师、展金泳老师分别就上述话题进行学术对话。
通过两个环节的主旨演讲与学术对话,本次研讨会主要形成以下学术观点:一是智库研究要有坚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重视对决策咨询的服务意识,强化多学科的合作、扩大平台的影响力;二是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创新,从产业链开放创新中走出一条路;三是坚定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贸易合作、加强技术设施互联互通、以经济走廊开拓区域价值链;四是打造内需引擎、夯实通道建设,强化高地辐射、破除行政壁垒;五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进金融科技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六是青年学者要有问题意识,不仅关注外部环境,还要回应国家关切,更要有推进经济学长足发展与进步的意识。
总结发言环节,闫云凤教授表示,与会专家的学术分享和精彩对话,为产业链现代化研究中心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独特思考,也为产业链现代化研究中心的团队建设指明了方向。未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链现代化研究中心将继续开展学术研讨,为推动国际贸易学科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