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3日(星期三)下午,应我校经济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教授来我校进行了主题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挑战和机遇”的报告,经济学院部分教师以及学院各专业博士与硕士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经济学院院长郎丽华教授主持。
裴长洪教授从全球多边贸易谈判面临的困境以及美国全球治理战略入手,指出,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制约美欧主导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边境障碍问题已经有了全球规则和治理平台,特别是中国的加入,宣告了解决要素流动的边境障碍问题已经基本结束,而新一轮世界贸易组织谈判陷入困境,特别是在服务贸易方面陷于僵局,促使美国开始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战略,其理论依据是反“国家资本主义”的“竞争扭曲”,实践版本是两个所谓高水平的区域合作计划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TP)与跨大西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TIP),并推动新的世界贸易组织平台外的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将面临着从边境开放向境内体制性开放过渡的挑战, 即如何使国内体制、经济与社会、环境保护政策与国际接轨。中国积极对应的措施就是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裴教授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任务与进展进行了详细阐释,并向在场的师生提出了十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讲座结束后,裴长洪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中国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政策的实施”、“中美贸易与投资谈判前景”、“服务贸易开放度提升对货物贸易的影响”、“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对外开放的政策预期”等问题解答了师生的提问。
裴长洪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与投资、金融与服务经济领域的研究,并积极为党和国家的决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