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食物系统贡献全球近三分之一温室气体排放的严峻挑战,推动可持续饮食习惯养成,11月11日,党委学生工作部、后勤基建处、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管理学院与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在博学楼学术报告厅联合举办以“‘食’刻守护地球:绿色消费的力量与当代青年责任”为主题的成长课堂。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路西主讲。

路西从衣食住行切入,深入剖析我国食物碳排放较高的成因,阐释可持续饮食在环境、社会与经济层面的三重价值。她通过农业企业案例,展示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的可持续策略,突出膳食选择与需求侧推动的关键作用,帮助同学们理解食物系统运行逻辑与个人选择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同时了解绿色消费相关的产业结构、政策导向与社会趋势。路西还指出当前消费者在选购绿色食品、减少浪费等方面面临的实际障碍,强调政府、企业与公众协同发力的重要性,激发青年群体在推动系统正向循环中的潜能。

围绕“行为助推”理论,路西重点讲解如何在不依赖价格激励或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引导消费者主动选择低碳、本地化食品。她借助EAST原则、信息简化、等级标签与红绿灯标签等方法,揭示日常生活中易被忽视却高效的行为设计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政策工具背后的精细化逻辑,从而更系统地把握消费者行为、市场机制与社会影响之间的关联。她特别指出,在校园场景中,通过营造积极社会规范、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行为干预,都能转化为同学们可参与、可实践的具体行动,同时强调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对推动绿色消费的重要作用。
本次成长课堂内容紧密联系同学生活,不仅揭示了日常饮食与全球气候议题的深刻联系,更让同学们认识到个人选择所蕴含的实际影响力。通过理解可持续饮食背后的行为逻辑与社会价值,有效推动同学们在校园中形成更具责任意识的消费观念。讲座所倡导的行为转变理念,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在社团活动、校园实践与公共议题讨论中的积极性,营造共同参与、共同行动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