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2025年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资助计划——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雇佣劳动与资本》读书小组读书活动启动仪式暨首次围读活动在校本部博学楼316教室举行。经济学院团委书记陈晓老师、读书小组指导老师王少国教授、刘媛老师,以及读书小组13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读书小组组长孙天祐同学主持。
活动伊始,陈晓老师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经验,勉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读书会这一平台,与优秀的同学、老师们共同扎实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她强调,政治经济学对于经济学专业学生具有基础性意义,是深入理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前提,同时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经济学学习兴趣与理论直觉。陈晓老师代表经济学院团委对读书小组未来的活动开展提出了殷切期待,并表示将持续给予本小组未来的活动以关注和支持。

王少国教授围绕读书小组活动的意义及核心阅读方法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他指出,读书小组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促使学生在课下继续深化对马克思理论的思考。在阅读经典著作时,同学们应将文本置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之中,与作者展开对话、在思想上与其建立共鸣,才能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论内涵。他强调,参与读书会不仅有助于为今后研读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作品及开展经济学研究奠定扎实基础,也能够让同学们在交流中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留下宝贵而难忘的学习经历。


刘媛老师介绍了读书活动的相关要求和活动安排。她鼓励同学们在掌握基本范畴和原理的基础上,积极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把学习经典与未来投身国家建设的责任结合起来,践行首经贸“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她提出两条路径:一是关注现象、新闻和科研问题,用经典理论深化对社会经济问题的认识;二是通过社会实践、调研和竞赛,将理论融入真实情境。随后,她介绍了读书小组将运用“四阶段阅读法”,通过理解内容、梳理逻辑、批判思考、实践应用等环节帮助同学们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随后,同学们围绕读书小组未来的活动形式与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同学们普遍认为,唯有在活动前充分掌握核心概念与基础知识,才能在读书会中开展扎实而深入的交流。同时,读书会的讨论应当紧密联系现实,通过对现实案例的分析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学习理论知识与解释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王少国指出,当前学界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解释数字经济时代的经济现象时仍面临一定局限。对同学们而言,如何恰当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问题,将成为学习的重点。因此,他建议未来的读书会选择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个重点经济问题,并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读书学习,从而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解释力与现实意义。
最后,同学们共同阅读了书中的引言部分并积极展开讨论,对《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写作背景、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本次读书会的顺利举办,不仅标志着《雇佣劳动与资本》读书小组活动的正式启幕,也为同学们指明了未来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根基、以回应现实经济问题为导向的学习路径。通过老师们的深入指导与同学们的积极讨论,读书小组已初步形成理论—思辨—实践的学习逻辑。未来,小组将坚持深度阅读、问题导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断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与学术能力,努力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融入新时代经济学子成长成才的过程之中,为培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的经济学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