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系成立40周年、经济学院成立1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
2014年11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动态》主编,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春学研究员应经济学院邀请来到我校。当天下午,杨春学教授在校本部博学楼724教室为首经贸师生们作了题为“《21世纪资本论》对经济学的贡献”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经济学院张连城教授主持,经济学院教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共80余人参加了讲座。
在学术讲座中,杨春学教授为大家解读了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对经济学的贡献(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首先,杨教授向大家解释了《21世纪资本论》2014年3月英文版问世之后,为什么会引起热烈的讨论?他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此书讨论的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公平问题”,触动了各类人群的痛觉神经;二、不同的人从《21世纪资本论》中看到了不同的东西。批评者中有大量的轻视的言论,支持者中也有时溢美的不实之辞。
其次,杨教授提出了《21世纪资本论》中的四个基本观点,分别是:一、如果放任其自流,纯粹资本主义(即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天生具有一种使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加剧且得到无限持续的长期内在趋势,在这种长期趋势中,核心机制是资本收益率大于经济增长率(r > g)的必然性;二、在财富和收入不平等中,最严重的问题不在于基尼系数的大小,而在于不平等的等级结构细节之中;三、最重要的不是不平等的程度,而是不平等的合理性问题;四、分配是一个政治问题,不能把它简化为纯粹的经济机制问题。
最后,杨教授认为皮凯蒂对马克思的评论基本上是客观的。虽然在理论和思想深度上,皮凯蒂尚不能与马克思相提并论,但是皮凯蒂对资本主义财富和收入分配长期演变的数据和分析,可以丰富和加深我们对马克思《资本论》相关论述的理解。我们应该也可以学习他的方法和精神,丰富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
杨春学教授对《21世纪资本论》的内容进行了十分精炼的阐述,让在座的师生们都收获颇多。杨教授幽默生动的演讲方式也赢得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和欢笑。讲座结束之后,参加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积极与杨教授进行互动交流,杨教授对大家的提问逐一进行了耐心解答,让大家深受启发。整场讲座的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掌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