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惠风和畅。为深化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使命的认知,经济学院40名同学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开启了“光影紫禁,留韵故宫”主题活动,上午漫步北海寻古韵,下午徜徉故宫悟初心,在青砖黛瓦间触摸历史温度,在红墙黄瓦下坚定青春信仰。
上午——北海寻韵:一园藏尽千年皇家意

“先有北海,后有北京。”这座始建于辽代、历经金元明清四朝的皇家园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御苑之一,更是“一池三山”(太液池、琼华岛、团城、犀山台)古典园林布局的典范,藏着古人对“仙境”的极致想象。
漫步园中,作为北海标志性建筑的白塔,矗立在琼华岛之巅,其藏传佛教覆钵式造型与蓝天碧水相映,登顶时既能触摸数百年的历史沉淀,也能俯瞰新时代的京城风貌;目光再移至中国三大九龙壁之一的北海九龙壁,它全用彩色琉璃砖砌成,龙身蜿蜒、鳞爪分明,阳光洒下时,琉璃瓦更显流光溢彩;而琼华岛上满是古意,这里古木参天,阅古楼中藏着乾隆年间的《三希堂法帖》石刻,团城上的千年白皮松更默默见证了历代朝代的更迭。
下午——故宫探源:红墙黄瓦间的历史与使命

午后的阳光洒在故宫的红墙上,这座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的建筑群,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以严格的中轴线对称布局、恢弘的殿宇群,成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名片”。
沿着中轴线缓缓前行,从午门进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依次排开,“金銮殿”的鎏金宝顶、巨大的殿基、精巧的斗拱,无不彰显古代“皇权至上”的礼制,站在太和殿前,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更深刻理解“礼制背后的秩序与文明”。
无论是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书法气度,还是御花园里曲折的廊庑、奇异的假山,亦或是珍宝馆里璀璨的金瓯永固杯、钟表馆里精致的西洋钟,都让人惊叹于古代工匠的“极致匠心”——这正是“大国工匠”精神的千年源头。
心声:行走中感悟,实践中成长
这次活动,从北海的园林雅致到故宫的皇家庄严,我真切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鲜活脉搏。这些古迹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能与之对话的历史见证者,它们让我深刻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博大与精深。
——202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生 吴文瑶
这次的北海故宫之行,宛如一场穿越时空的沉醉。这一日,我们从园林的灵动秀美步入宫殿的雄浑壮丽,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登峰造极,更完成了一次与历史的深度对话。那份文明的厚重与辉煌,深深烙印在心,令人满怀敬畏,久久回味。
——2025级经济学本科生 李锦
清晨赴北海公园之约,踏入园门便觉豁然开朗。薄雾轻笼湖面,白塔倩影倒水中,柳丝随风轻摆,送来阵阵清爽,疲惫瞬间烟消云散。午后转往故宫,朱红宫墙与鎏金琉璃瓦撞入眼帘,恢弘气势直击心底。穿行于殿宇之间,斑驳宫柱刻着岁月痕迹,廊庑彩绘依旧鲜活,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
——202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生 揣鸿羽